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当前,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进入汛期,北方部分地区旱情也在持续发展,全国的防汛抗旱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准确地把握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气象年景总体偏差。汛期我同主要多雨带位于华南大部、华北中部至淮河流域一带,  相似文献   
72.
七年无悔     
正她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她喜欢自己的工作。7年来,尽管工作繁重,她却从没稍有松懈。她的工作得到了社区残疾人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居民们称她为残疾人的贴心人和好朋友。她就是易红,重庆市万州区钟鼓楼街道玉安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  相似文献   
73.
对“民法上人”的特点或称“色彩”的假设是民法制度展开及其正当性的基础。罗马法上的人具有多神社会中“家”的祭司和二元社会中“家”的主权者双重色彩。近代民法上的人像包括人是“主体”的世界、抽象理性人、孤立的“经济人”三重色彩,其底色——对理性和人性的乐观主义,是近代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法律制度正当性的真正基础。人在工业社会的异化摧毁了乐观理性主义。社会学的发展揭示:人与人被无可避免地连结,非物质因素、非理性因素经常分别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嬗变中的现代民法上人像色彩包括:被连结在社会网络中受约束的人、混合了自利和激情的有限理性人、平等性丧失的“具体”人、去神圣化的人、相互协作、相互关心的人。  相似文献   
74.
我们中国人特别需要的是这样一种爱国主义:它的前提是清醒,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缺陷和弊端;清醒地明了自己的落后在哪里、已经落后到何种程度;清醒地了解强敌的优势和实力。爱自己的祖国不爱到无知和热昏的地步,恨敌人恨对手不恨到拒绝学习对方长处的地步。处于优势时不乐观,处于劣势时不绝望。这是一种“成熟的爱国主义”,而它的反面则是“盲目‘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75.
我的岳父     
张耀辉 《黄埔》2010,(2):23-24
我的岳父王映新,是一位黄埔人,今年93岁了。他虽中等身材有些清瘦,但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是高大的。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戎马生涯充满传奇;和平时期,他严于律己、勤奋耕耘、为人师表;逆境中,他耐住委屈、豁达乐观、高风亮节。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革命情操,始终鼓舞和激励着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76.
陈曦 《瞭望》2008,(39)
中国民众对中日两国间关系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相比之下,日本民众对此评价较2007年有所下降,北京一东京论坛于9月巧日在东京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众多专家学者、各界人士就中日关系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关系是当今最重要的三边关系。地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与日俱增的开放性、流动性和民主化正在改变中美日关系。对中美日关系来说,未来十年有望成为乐观的十年。  相似文献   
78.
这样的性格在生活当中是有好处的。他们会乐观地面对生活,最起码在生活的艰辛面前是不会退却的。  相似文献   
79.
《内蒙古检察》2007,(6):34-34
《中国证券报》报道,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高而坤最近在山东东营市举办的“中国一西班牙水论坛”上说,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在短期内难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在正常情况下全国缺水总量为300亿立方米~400亿立方米,每年有1亿亩~3亿亩农田受早,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  相似文献   
80.
《湘潮》2007,(6)
少儿综合性期刊是期刊的特殊种类,从"异中求同"的视角来思考,在美感上它们应具有哪些共同的特质?本文从读者特点、语言要求、精神取向、信息组合四个角度切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