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24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53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42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遐桢  王红 《法制与社会》2011,(10):16-17,21
习惯法与习惯不同,它不仅包括各国民法典中关于法源宣示性规定的习惯法,还包括法典中其他部分规定的习惯法;一项习惯只有具备了相关要件时才能成为习惯法;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交易习惯是习惯法之意。习惯法的效力并不一定低于制定法,可能高于制定法;习惯法的功能各异导致了举证责任不同。法律对习惯法的授权包括明示授权、暗含授权及间接授权。  相似文献   
32.
西南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较为完整的自然崇拜,这些自然崇拜主要是对天地、山水、动植物等自然"物"的崇拜。这种"超自然力"的崇拜实际形成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从而也形成了西南少数民族族群对自然环境的维护与生态伦理的传承的自然环保习惯法则。长期沉淀的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成为少数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环境习惯法则既是法律规范,又是道德规范,体现出社会、法律两个层面的功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33.
赔命价习惯法与国家刑事法制之间的冲突,是藏区政法机关面临的一大难题。要解决此难题,不能仅看到赔命价与国家法相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其与国家法可沟通的一面,在此基础实现对赔命价的现代化改造。从构成要素来看,现代赔命价习惯法事实上是一种以调解为核心特征的纠纷解决机制,可纳入国家倡导的调解制度,为刑事和解政策服务;而赔命价的多数实体构成要素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一致,其余要素可以被国家司法程序过滤。所以,赔命价习惯法的渐进式现代化改造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4.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尽管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生态环境这个严肃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各族少数民族用自己不同的规章制度帮助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制度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特色独具的生态文化现象。通过对典型民族的习惯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梳理和发掘少数民族维持生态平衡、保持自然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举措,希望给人们在大力发展工业社会的同时带来新的思考,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5.
在当今社会迅速变化的情形下,仅仅依靠民法中的制定法来裁判案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司法需求。习惯法从古至今作为一种重要的裁判依据在现代更显重要。本文通过考察习惯法的历史,明晰与习惯的区别,从而确定习惯法的法源地位、效力及形式状态,以期有益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36.
本文是我在习惯法领域的学习过程、思考经历和点滴体会的小结。我认为需要反思学术研究中的态度、问题、视角、方法、材料、理论等,重视“一本书主义”,提高判断力,持续进行同一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37.
本文评介了我国法学界对习惯法概念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强调应遵循对法律概念的科学界定,是讨论习惯法与拉祜族习惯法性质、地位、任务和价值取向归属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阐明拉祜族习惯法属于法律外的习惯法,并探究拉祜族习惯法的价值取向。认为立足深入调查与研究拉祜族习惯法由来与发展的规律,是不断创新研究习惯法与拉祜族习惯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8.
现阶段我国的依法行政问题越来越凸显,民族自治地方的依法行政问题则更加复杂。民族自治地方的宗教信仰、习惯法这些民族自治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社会因素是民族自治地方影响依法行政的主要社会因素,必须寻找解决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问题的对策,以期望民族自治地方的依法行政能够朝着更加高效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9.
龙大轩 《现代法学》2002,24(3):129-136
通过对一爿在四川省茂县羌区发现的不为人知的清末石碑进行考证 ,运用法律社会学、法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详加分析 ,揭示了在十九世纪末地方法律实践状况中存在的法律多元与文化互动的历史现象 ,同时指出 ,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二元并存格局以及二者间相互交融、相互冲突、相互补充的关系模式 ,既构建了民间的社会秩序 ,又构成了我国法律传统的一个切面 ,由此对日本学者关于中国法律传统中不存在习惯法的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0.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确立的、具有强制性和习惯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文章归纳了学术界关于习惯法的几种观点,并对我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特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