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564篇
中国共产党   379篇
中国政治   518篇
政治理论   87篇
综合类   2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时事资料手册》2006,(4):49-49
韩国、日本、美国等国7月5日称,朝鲜当天先后向日本海试射了数枚导弹.其中可能包括“大浦洞”2型远程弹道导弹。朝鲜外务省发言人7月6日在平壤证实,朝鲜确实发射了导弹。联合国安理会7月15日通过了第1695号决议.对朝鲜试射导弹表示严重关切和谴责,要求朝方重新作出暂停导弹试验的承诺。  相似文献   
942.
《前线》2008,(8):55-55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是北京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筹办北京残奥会,极大深化了奥运的人文内涵。也给全市残疾人带来了实惠和利益。  相似文献   
943.
孙持明 《前沿》2007,(11):140-143
第三人承诺清偿的效力应依第三人承诺清偿的行为性质而定。而第三人承诺清偿的行为性质并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区分第三人承诺的对象即是向债权人承诺还是向债务人承诺,然后再根据第三人承诺的内容来进行认定。而第三人承诺清偿的效力同样应该以此为区分来识别。我国应在未来的民法典的债法编中应对第三人承诺清偿现象加以明确规定和细化。  相似文献   
944.
佚名 《党员文摘》2007,(1):38-38
2005年8月22日上午.正在上班的江苏省农业银行南京市城南支行信贷科副科长李思俭接到传达室打来的电话.说有一封从陕西省镇安县寄来的挂号信。她疑惑了:我在那里没有一个亲朋好友啊!  相似文献   
945.
海田 《农村青年》2007,(12):35-37
曲海峰,一个来自辽北山区农民的儿子。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不停地折腾,从穷折腾到富,人人夸他聪明;从富折腾到穷,人人说他傻冒。年届三十有三的他,没有高学历、没有好背景,却已经获得了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还有5项获得了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但他折腾来折腾去,为的都是家乡的父老乡亲。有道是:好男儿,一诺千金!  相似文献   
946.
《政府法制》2009,(1):9-9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韩城龙门村选“村官”,最终某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选当选。王文选当选后第二天就兑现竞选承诺,个人垫资1300万元提前将承诺其3年任期内分给村民的“人头钱”分给各户,全村不论老幼,每人分得2万元。  相似文献   
947.
一、办税服务承诺发票办理服务发票申购时,当场验旧,无问题的,当场发售。对纳税人使用地税发票的,若发票年使用量大(月平均使用量30本以上)或者统一发票样式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可以申请印制有本单位名称的发票。纳税申报服务免费提供地税征收的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和涉税申请文书。纳税人持本人有  相似文献   
948.
明知……     
明知贪的钱越多,事发后判刑会越重,但贪官还是追求更多的钱。明知医院承诺不收病人红包,但病人不送红包还是不放心。  相似文献   
949.
(接上期) 2.要约的生效 要约一旦作出,就不能随意撤销或者撤回,否则要约人必须承担违约责任.在传统的交易模式下,由于要约通过通讯手段(如:邮寄、电报等)发出直至到达受要约人处时,中间有一段时间差距,此时要约在何时生效,是在发出时生效?还是在受要约人收到时生效?就成为区分交易双方法律责任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950.
喻文德 《求索》2007,(6):160-162
本体价值是一种作为其它一切价值的存在基础和最终依据的价值。它是一种价值承诺、价值理想和具有终极关怀性质的目的性价值。本体价值的建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和自我调节等原则。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