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4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64篇
世界政治   1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2030篇
中国共产党   676篇
中国政治   1094篇
政治理论   288篇
综合类   7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民国时期面世的《伤寒论》古传本之一,清末桂林左盛德得书于张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后传于其徒罗哲初。1935年陕西名医黄竹斋得以将罗哲初所藏抄本誊抄,并于1939年受资助将抄本刻印出版。罗哲初所藏抄本传于其子罗继寿,罗继寿又于1956年将抄本捐献给广西卫生厅,1960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载方326首,其中有90方为《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所无。此外,桂林古本还有宋本所无的许多条文,内容多出将近1/5。该书以文献学的标准可以视为伪书,但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作为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旁证参考。  相似文献   
992.
法律行为的概念作为近代民法理论最为辉煌的成就,对我国民事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都有着深刻影响。然而由于人们对法律行为概念莫衷一是,内部分类错综复杂,给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带来不便。对此,文章尝试对民法中的行为进行重新分类,以民事行为作为总概念,重构民事行为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93.
反思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既为一个个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堕落而痛惜,又为他们大肆受贿敛财的违纪违法事实而震惊。他们为何栽倒在金钱面前?留给我们一些什么深刻的警示和教训呢?我们如何把握自己,避免重蹈覆辙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三有”、“一不能有”。  相似文献   
994.
2020年新年伊始,为有效防控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蔓延,国家启动了中央人民政府层面的多部委协调工作机制平台。疫情期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持续发挥作用,其中连续多日的信息发布会引起全民普遍关注。在各种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疫情防控的全民关注转换为全民普法的有利契机,是广大普法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不装的涵养     
关键词"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不懂也要装作很懂的样子,以为那样就可以在人前挺胸昂头,别人就会高看他一眼。殊不知,装出来的高深只能欺骗别人一时,一旦真相暴露,浅薄立刻显现,给人留下笑柄。明代江盈科所著一篇文章记载: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  相似文献   
996.
李树民 《证据科学》2020,(2):172-178
我国劳动争议的证明责任规范呈现碎片化、粗糙化倾向,实务中存在对劳动争议证明责任二元结构理解的混沌状态。司法实践呼唤劳动争议证明责任规范走向体系化、精细化,客观公正目标的实现需要主观证明责任的理性回归。文书提出命令和证明妨碍制度提供了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主观证明责任的契机;立法规范应当立足待证事实,完善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客观证明责任理论体系。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中工资待遇、管理行为和公司单方控制证据的特别事实要件,应由用人单位负担客观证明责任,其余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应符合法律要件分类说的一般立场。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人创造了图像,图像也改变着人,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变革和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的当下社会,图像生产、制作低门槛化、低成本化,图像传播更加快捷,图像铺天盖地而来,塑造了当代人图像化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新奇有趣的图像对青年的影响更加深刻,青年社交表达的图像化倾向、消费审美的图像化意向乃至思维方式的图像化转向十分明显,当代青年图像化生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方面,受技术摆布、资本操控、青年亚文化影响,当代青年图像化生存下青年思想和行为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部分青年沉溺于图像所营造的"半真实世界",陷入"非理性狂欢",呈现出"认同危机"。因而,需以青年为切入点,培育青年信息素养、关注青年内在需要,铸牢青年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在图像化生存中树立图像意识、彰显主体意识、强化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1000.
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向熟人借款,是构成枪劫罪还是强迫交易罪,应结合案件具体事实,遵循证据裁判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审慎对行为性质作出认定。【案情】公诉机关: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宋艳军。被告人宋艳军与被害人潘渡文同村,自小认识有20余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