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58篇
世界政治   1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篇
法律   1217篇
中国共产党   1150篇
中国政治   1627篇
政治理论   549篇
综合类   1021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667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前80%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已初步建立起公司治理结构,但其中很多尚未形成健全的制度安排和规范的运行,内部人控制现象仍十分严重。对此,必须继续深化改革,抓住国有产权这一关键环节,建立合理的国有产权委托代理结构,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丁茂战 《新视野》2003,(5):60-61
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非常紧迫,又极其艰难的任务。实现产权配置效率的基本条件是财产所有权中的权能权和损益权不能分割给不同的主体,而这恰恰是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改革中首先面对的难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法人”存在为基本前提,而国有商业银行恰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目标、委托代理关系、管理幅度等诸多方面,也存在亟待解决的弊端。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治理结构改革,应当把选择投资伙伴、进而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产权结构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3.
赵霞 《前沿》2004,(7):104-106
对高校“两课”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具体提出“两课”新的教学模式 ,分析新模式在推行中会面临来自学生和教师等方面的困惑与问题 ,研究实际情况 ,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4.
现行隔离式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实行流动人口的市民化管理是改革的一个方向,这就需要管理体制、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配套改革,为实现这一转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5.
论“城中村”改造的产权障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中村”作为我国目前城市迅速扩张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原因是集体所有的产权制度。因此,这一产权制度亦成为我们目前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使“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资产清核与明晰产权来克服这一障碍。  相似文献   
106.
回顾国有企业26年的改革历程,产权模糊是一个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核心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不可回避的地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也是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国有企业遇到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没有真正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7.
中国传统产权思考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产权的研究与讨论中,人们不知不觉地以西方现代私有产权安排作为参照系,这有它的合理性,但却不是天经地义的。传统中国的产权安排是在物力有限的前提下展开的;传统中国社会产权状况的主要特色是政治考量第一,保护小私产者,遏制大私产者。由于制度与技术上的无能与低效,不仅不能对大私产进行有效的监管与课税,反而产生各种消极后果,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发达国家与转型国家私有化过程的分析,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建立一个分析国有资产私有化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有助于揭示发达国家与转型国家不同的私有化动因及其路径选择,也有助于从产权明晰和支持性制度安排的视角剖析我国国有产权变革的历史进程,并由此把握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演变的经济逻辑。  相似文献   
109.
论企业信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向阳 《理论月刊》2005,(2):163-16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公司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平台。然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似乎并不关心自己的声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欺诈行为随处可见,已经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剖析我国企业不注重信誉建设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0.
张立群 《求知》2005,(1):17-19,28
自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了新一轮较快增长。其背景是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深刻变化。发展方面,伴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向住、行方面的升级,社会生产结构开始新一轮调整,并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加快;体制方面,随着所有制结构和产权关系的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深度和广度迅速拓展。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