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00篇
中国共产党   175篇
中国政治   304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1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我国,亲属容隐是一项古老的司法原则,新中国建立之后因为其本身所带有的封建性质不再适用。观察国外的司法实践,亲属容隐制度仍存在其发挥积极作用的空间。亲属容隐符合人性的基本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亲属容隐制度有其客观必要性。  相似文献   
32.
《农村青年》2011,(1):44-44
问:我亲属因犯罪被判有期徒刑13年,我们都劝他好好表现,争取减刑,请问我国法律关于减刑是如何规定的?  相似文献   
33.
杨子 《公民导刊》2014,(4):46-47
正仇某在监狱服刑期间因突发心脏病不幸死亡。因仇某服刑的一年多时间里,从未有亲人来看望他,所以监狱特意派人到仇某居住地寻找其生前亲属,但村委会出具了"仇某父母早年双亡,无亲人"的证明材料,监狱据此证明材料将仇某遗体火化。半年过后,仇某的妹妹得知情况,将村委会告上法庭。村委会应否承担赔偿责任?【案情回放】2011年秋,54岁的仇某因一房二卖,被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2012年11月初的一个夜晚,患有心脏病的仇某突然病发,尽管狱医全力抢救,他却因病情重身亡。考虑到在仇某服刑的一年多时间里,从未有亲人来看望他,在处理仇某后事之前,为慎重,监狱特意派狱警前往仇某居住地辽西高台子村村委会寻找其生前亲属。仇某大约于2000年前后带着父母  相似文献   
34.
体育比赛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形罕见,但是在社会生活中,角色重叠的情况却不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角色冲突,实质是利益冲突。嘉兴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解决利益冲突,关键是要深化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从源头上防止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35.
胡耀邦对家人和亲朋的要求很严格,他有"二不准":一是不准亲友上京找他办事;二是不准亲友打着他的招牌办事。直到胡耀邦逝世,他在浏阳的亲属没有一个人转为城市户口、安排工作的,全都是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36.
王兆伟 《廉政瞭望》2018,(13):67-67
“这次拟抽调到第三巡察组参加巡察工作的拥金康珠,与被巡察单位的主要领导为亲属关系,按要求必须回避,建议调整.”在组建县委第四轮巡察组时,甘孜县巡察办工作人员其米志玛对拟抽调人员回避情况进行核查时,发现了上述信息.及时上报并对其调整.  相似文献   
37.
刘春东 《法制博览》2015,(7):212-213
为保障民事诉讼活动的公正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回避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对于与案件有某种特殊关系、可能妨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应将其排除在民事诉讼活动以外。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适用回避制度的人主要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自然人。然而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与案件存在可能妨碍案件公正处理的特殊关系的是一个机构,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此情形下,该机构中的任何一个有资格参与诉讼活动的人均不宜再参与该案件的诉讼活动。这就是所谓的集体回避。例如,一个以某法院作为被告的案件,依《民事诉讼法》确定的管辖原则,该案件又应由该法院管辖。这就出现了我们俗称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的问题。因此,该法院作为一个集体来回避案件的审理,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将以法院的集体回避为核心,浅要论述民事诉讼活动中的集体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38.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09,(10):38-39
1.我丈夫是一家企业的职工,前不久在一次事故中不幸因工死亡。家中还有两个不满18周岁的孩子都在上学。家里老人70多岁,我身体又常年有病不能干活,已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请问: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和供养亲属抚憧金有什么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9.
亲属在各部门法中都涉及,但具体所指的范围则大相径庭。为了避免法律适用的冲突,应采取具体限定主义的立法模式,在各部门法之间统一亲属概念,明确近亲属的范围。  相似文献   
4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由于改革深化和利益调整,出现矛盾是难免的。但有矛盾并不可怕,只要及早发现苗头,掌握解决方法,是能够化解的。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回避矛盾,只能让小矛盾积累成大矛盾,甚至激化矛盾,以致影响团结和稳定。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群众在上访中反映的问题,是应该而且能够在基层得到解决的。正是因为有少数基层干部漠视群众疾苦,故意“躲”群众,才致使矛盾上移,造成群众越级上访。干部岂能“躲”群众@沈泉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