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95篇
世界政治   2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8071篇
中国共产党   1492篇
中国政治   2724篇
政治理论   403篇
综合类   219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538篇
  2014年   1180篇
  2013年   1092篇
  2012年   1219篇
  2011年   1284篇
  2010年   1101篇
  2009年   1228篇
  2008年   1274篇
  2007年   938篇
  2006年   876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537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466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2.
近年来全社会关心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共识愈发强烈,当前中国商标、专利申请量均属于世界领先位置。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为专属管辖全国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授权、确权的一审法院,同时管辖着北京市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侵权等纠纷案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检察机关既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定位也直接影响着其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继而会影响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进展。当前,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角色定位应当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目的保持一致,需要在两类环境公益诉讼中各有侧重。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更加突出"法律监督机关"的角色,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侧重于诉讼"原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资格的认定和扩张进行全面检视,分析当前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存在的实践困境:社会组织行使环境公益诉权的要求过高、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缺乏环境公益诉讼资格、公民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未得到支持等,针对性提出明确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降低社会组织行使环境公益诉权的门槛、赋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环境公益诉讼资格、设计公民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等相应的立法完善对策,以积极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预设功能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高额的利益追逐下,部分经营者违背当初经营目的,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在对消费者保护的层面而言,传统的私益救济已不能满足市场法治的发展需要。相比之下,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自法律授权以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反而能够修正经营者与消费者在市场地位上的失衡,更有效的约束经营者的行为,更广泛的实现对消费者的集体救济。  相似文献   
6.
尤陈俊 《法学》2022,(5):21-36
清代的官员和士大夫们常常声称打官司的费用非常高昂乃至会令人倾家荡产,并强调这主要是由于衙门吏役向当事人肆意需索各种司法陋规所致。但从清代的许多实际案例来看,当时人们的诉讼费用固然不会低,但也并不总是那么高不可攀。大致从道光朝开始,不少地方衙门各自陆续出台了吏役规费章程,试图对吏役们在承办讼案过程中可收取的规费名目及其数额进行某种程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上述做法的成效不能被高估,但也不能被轻视。清代那些关于“讼费高昂”的描述具有一种典型的话语性特征,所呈现的乃是一种表达性现实。它既反映出打官司的费用明显给许多涉讼的普通民众造成经济压力的客观现实性,又潜藏着官员与士大夫们的某些微妙用意,不仅被他们用于建构吏役皆是腐败之辈的整体负面形象,以维护特定的意识形态、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而且还被用来劝阻乃至恐吓民众不可轻易兴讼,进而期望能有助于遏制当时总体上不断扩大的词讼规模。  相似文献   
7.
我国普通共同诉讼的实体要件过于单一,限于诉讼标的同一种类;程序要件较为僵硬,要求当事人与法院双重同意。这就使普通共同诉讼在司法实践中较难成立,适用范围比较狭窄,既难以发挥合并审理的诉讼效率功能,也无法承接必要共同诉讼的程序边界。普通共同诉讼的理论重构应当注重权限分配与范围界定。前者须合理协调当事人的程序异议权与法院的程序裁决权,限制合并管辖的适用情形,区分合并管辖与合并审理的不同定位。后者须明确普通共同诉讼与必要共同诉讼的进阶性顺位关系,必要共同诉讼应以合一确定的必要性而非诉讼标的共同为判断标准,普通共同诉讼须以诉讼标的同种且基础事实同种、基础事实同一或基础事实存在牵连关系三者作为合并审理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的结果及磋商协议的性质是磋商与司法衔接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应解读为民事性质。由此产生对磋商协议的司法确认和后续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问题,此为磋商与司法衔接的第一重关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也有相较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优先性,此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司法衔接的第二重关系。在这两重关系的框架内,具体衔接过程中如何操作则属需研究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9.
吴红霞 《今日浙江》2006,(13):14-19
2003年7月10日,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决策和部署。由此“,八八战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勾勒了浙江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3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五个历史性的突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机关后勤》2006,(12):29-29,31
宁波市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2005年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10强,但机关后勤设施基础差,规模小,功能不齐。近几年,机构、人员、车辆增长很快,原先的办公、生活条件已不能满足机关的需要,加上每年军转干部和新招录公务员进入机关的人数不断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又增大了很多,机关后勤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面对供需矛盾突出问题,宁波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保证机关高效有序运转,从构建和谐机关的高度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对待,多次召开党委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研究办法。以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