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张琴 《求实》2017,(2):14-25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和奋斗都是为了人民。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不断推进管党治党的进程中,牢固树立人民至上思想,并且始终将其贯穿在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习近平从严治党思想的人民性意蕴具体表现为: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坚持对人民高度负责;从严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突出制度建设地位,保障权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12.
法律监督理念现代化是法律监督工作现代化的先导,法律监督理念现代化过程中人民性内涵的丰富,引领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行使方式的转变。坚持党对法律监督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中心大局,捍卫宪法权威、维护法制统一是法律监督理念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性内涵对检察机关提出的要求“。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新格局的形成,丰富了检察机关的职能实践,使检察机关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三种履职”以改进履职方式为进路,从不同层面实现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整合与优化,是法律监督理念现代化中人民性内涵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人民检察”是中国检察制度范畴内的重要概念,蕴含着人民性、中国特色和自主发展的内容。“人民检察”概念孕育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人民检察制度的探索,生成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政权下的检察立法,形塑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司法改革运动,移植于苏联检察、改革开放后检察机关重建的法治实践,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概念。进入新时代,“人民检察”概念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四大检察”新格局,以及“以人民为中心”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基础上呈现出其时代新内涵,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自觉加强党性建设,党性理论走向成熟的阶段。自“党性”一词在这一时期党的重要文献中出现,“党性”概念的相关界定共有四个。而依照概念使用的语境差异,其内涵和外延的演变又分为三个阶段。但“阶级性”是理解和界定“党性”概念的根本,而“组织性”以“党的观念”“组织观念”的要求成为阶级性基础上的延伸性基础,并以“党性表现”的方式在政治、组织、思想三个维度展开。同时,在党的整体意义上,“党性”突出了阶级性主导,而在党的部分(党的组织和党员)意义上,“党性”则凸显了组织性主导。因而,在党的文献来看,定义“党性”要考虑阶级性与组织性两个具有层级差异的基础、本质与表现两个范畴以及整体与部分两个主体维度。  相似文献   
15.
刘丹 《新湘评论》2021,(2):43-43
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既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同时又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把握好蕴含其中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民法典的精髓要义,推动民法典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性:公民权利的宝典民有所呼,法有所应。编纂一部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民法典,...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是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重要举措,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都具有战略价值。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建立有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应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人民性与激励性相统一、独立性与协同性相统一、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建立责任明确的领导管理体制、完善常态规范的学习教育机制、严肃检视问题的调研机制和组织生活机制、构建整改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邓小平新闻观的核心理念和实质精神。认真学习和自觉把握邓小平新闻观的核心实质,对在新闻工作中贯彻党管媒体原则,践行群众路线,促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把新闻事业作为宣传和实现党的纲领主张,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思  相似文献   
18.
以民为本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思想,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作用。毛泽东批判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并形成了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及其方针和政策。毛泽东思想中的人民性反映在其领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中,主要包括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以及要相信依靠群众,向群众负责等。  相似文献   
19.
党性与人民性结合的理论根基和历史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彻底的科学精神和伟大的人文精神。公开申明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共产党优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确证和表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性政治实践标志着党性与人民性结合范式的时代转型,其特征主要包括:党的战略转型与人民主体扩容相统一、党的核心价值导向与人民多样价值诉求相统一、党的正确主张和人民自觉行动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统一、社会公平正义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人民军队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党对人民军队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探索有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就是如何建设一支人民军队,所以"人民性"是其本质属性。其探索包括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定红军的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官兵平等、军队民主制度,走群众路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