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5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118篇
工人农民   163篇
世界政治   4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2篇
法律   4622篇
中国共产党   12103篇
中国政治   13053篇
政治理论   2074篇
综合类   221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554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875篇
  2014年   3283篇
  2013年   3537篇
  2012年   3279篇
  2011年   3739篇
  2010年   2764篇
  2009年   2866篇
  2008年   3139篇
  2007年   1982篇
  2006年   1796篇
  2005年   1204篇
  2004年   564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916篇
  2001年   975篇
  2000年   49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美好生活获得感是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一个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目前学界对获得感的研究还存在对人民主体性作用认识不够、对获得感产生的主客互动过程研究薄弱、缺乏从教育关怀的角度研究获得感提升的路径等问题,这与底层思维缺乏实践唯物主义的理性视角有关。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从获得感的实践本质、社会历史本质、辩证法本质和唯物主义本质四个方面重新审视获得感的内在意蕴,从而导向把社会理性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关怀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统一起来提升美好生活获得感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02.
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终极目标。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出发,能够看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内涵。当前,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是对于人的本质的三重维度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人的自由解放。以人民为中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动力。  相似文献   
903.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对人民负责、对城市负责的态度,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积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相似文献   
904.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它践行于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各领域,也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的重要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表明,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实践,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创造。人民至上并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真正坚持人民至上,实现我们党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905.
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特征,必须从根本立场、发展理念、价值评价和奋斗目标等维度,深刻把握这一特征的意蕴及要求。其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我们只有着眼于人民需要的多样化特征,才能兑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906.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含执政价值取向与治国理政旨归的统一,共同体现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方面。为此,应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一方面,党治国理政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贯彻落实到党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环节,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07.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的向往;坚持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精神生活的向往;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的殷切期待;坚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更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  相似文献   
90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这一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动员力、指导力和推动力,特别是在抗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和抗洪救灾战役中彰显了巨大威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09.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史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史。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尽管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目标有所不同,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人民理论、群众路线,但本质都是一样的,即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幸福的使命。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理论的中国化成果,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宗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0.
国家凝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需要是国家凝聚力的形成源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五方面需要是国家凝聚力增强的动力,源泉和动力辩证统一。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理念,善于发现人民需求的新变化,掌握满足人民需求变化的主动权,全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家凝聚力才能实现全面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