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71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270篇
各国政治   622篇
工人农民   1148篇
世界政治   19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3篇
法律   13751篇
中国共产党   31146篇
中国政治   28368篇
政治理论   7279篇
综合类   11212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1003篇
  2022年   1442篇
  2021年   1745篇
  2020年   1696篇
  2019年   608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1230篇
  2015年   2278篇
  2014年   8739篇
  2013年   8132篇
  2012年   8149篇
  2011年   7919篇
  2010年   7403篇
  2009年   6881篇
  2008年   8188篇
  2007年   6454篇
  2006年   6179篇
  2005年   4366篇
  2004年   3196篇
  2003年   3016篇
  2002年   2562篇
  2001年   2105篇
  2000年   1302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试论我国刑罚的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罚的目的 ,是由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是从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改造人类的历史使命出发 ,最终是为了消灭犯罪。刑罚的惩罚、感化和改造目的 ,是预防犯罪分子本人再次犯罪。除此以外 ,刑罚对社会上不稳定分子还具有威慑、教育的目的。同时 ,刑罚的适用对自觉守法的社会成员起着法制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访朝观感     
访朝观感刘连第,曾日初应朝鲜国际问题研究所的邀请,九月中旬,我们作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代表团成员访问朝鲜,受到了热情接待,使我们亲身感受到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中朝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有着源远流长的友谊。这次访问虽然时间不长,但所见所闻都...  相似文献   
993.
被黑格尔本人称之为思辨理性的方法的辩证法 ,是黑格尔哲学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它深深植根于欧洲古老文化的哲学传统之中。通过解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来学习辩证法 ,是掌握辩证法的不二法门。黑格尔逻辑学里展示的范畴体系就是辩证法的“具体概念”。作为哲学思想方法的辩证法是表述、学习一切科学的基础性方法论工具。除去是思想方法之外 ,辩证法不是任何别的东西。给辩证法另加上超出思想方法之外的规定性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994.
宋庆贵 《理论探讨》2002,2(1):89-91
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曾是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崇拜者、信奉者。但是到五四运动时期 ,他从主体性上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从而使自己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并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 ,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 ,成功地实现了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运动。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发生过重大失误 ,从文化渊源上看 ,是由于他受到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与局限。  相似文献   
995.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5.31”重要讲话,下面就如何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96.
消除“官本位”意识,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讲话中郑重提出来的。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强调指出:“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意识,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根源,必须坚决加以克服。”这个判断,鲜明地揭示了“官本位”意识的严重危害性,需要引起党员干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共产党人要当好“三个代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强党性修养,改进作风,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多数决原则把保护作用与效率融为一体 ,所以常常被选定为代表机关的最合适的议决规则 ,它不仅使多数人的意志得到贯彻和执行 ,同时还意味着对少数人意志和权利的平等尊重和保护。多数决原则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模式与变异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类别的多数规则 ,要看其要求何种程度的效率与保护才能确定。我国表决议案一律由代表机关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 ,这是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具体表现 ,但又存在着值得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999.
案例:甲因故蓄意伤害A,并将其意图告知好友乙和丙,乙丙出于义气,决定出手帮助甲“教训”一下A,于是,甲乙丙三人在A回家的路上对A大打出手。开始,甲乙丙三人只是对A拳脚相加,在A倒地之后,甲拿起路边的一块石头猛扎A肋部,而乙丙也未加阻止。后经法医鉴定,A系因肋部流血过多以致死亡。针对上述案例,对甲定故意伤害(致死)罪不存在争议,但是乙丙应该对什么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则存在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也应该定故意伤害(致死)罪。该观点论者认为甲乙丙三人均是该共同犯罪的共犯,所以应该对整个过程的犯罪行为及其造成…  相似文献   
1000.
论精神损害及其赔偿的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利民 《政法学刊》2002,19(2):33-35
精神损害就是民事主体侵害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造成的自然人生理、心理上的精神活动和自然人、法人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的破坏,最终导致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探讨,从侵权行为所侵害的民事权利角度来看,精神损害赔偿应适用于对一切人格权的侵害和部分身份权的侵害;从损害利益的角度来看,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精神利益的赔偿和精神痛苦的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