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篇
  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1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148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478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2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杨华  姜秀璇 《法制博览》2022,(13):157-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已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可以看出将个人信息分为两大类,即一般个人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对劳动者个人信息进行保护,不仅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诉求,更是企业防范用工风险,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的必然要求.鉴于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企业风险点主要集中于招聘、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72.
命案现场泛指发现被害人的尸体或尸块的场所。它的再现主要是以尸体为中心,凭借技术手段“复原”或推断人身伤亡发生的过程。一般以法医学技术为主,其他技术为辅。根据尸体和现场勘查的结果,结合案情调查材料,通过科学严密的分析推理,再现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过程,可以为侦查提供方向、范围、途径。请看下面的案例:某日23时许,吴某(女,38岁,暗娼)被发现遇害。现场为三室二厅的单元房。大门是防盗门,无任何撬压痕迹。进门为客厅,东边是南北两个卧室,西侧有卫生间、厨房。吴某被杀死在北边卧室的床上,呈头北脚东南仰卧位,赤裸。损伤情况为:1.右腹…  相似文献   
73.
郭若嫄 《法制博览》2023,(14):32-35
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快速发展和数字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出台,通过拓展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确立“告知—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规制人脸识别和算法推荐等新兴技术手段、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强化侵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充分彰显了立法的时代性。《个人信息保护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相互补充配合,为网络平台用户信息利用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74.
贾臻 《法制博览》2023,(3):139-141
目前,由X微博开始,诸多软件平台以“为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透明”“为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进一步打击仿冒搬运、造谣传谣等行为”等理由,上线展示用户“IP属地”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为软件方将自动将用户个人的IP属地公布于用户的个人主页、评论区等部分。用户IP属地的展示具体范围为:境内账号将属地具体展示到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境外账号则会将属地情况展示到国家(地区)。该功能对于用户IP属地的展示具有强制性,用户无法自主选择对是否开启或关闭IP属地的展示进行操作。依据实际操作发现,即使用户在使用该类软件过程当中关闭位置相关定位权限,IP属地展示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75.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58条规定了大型平台的个人信息保护特别义务,即“守门人”义务,该条款也可以称为“守门人”条款。“守门人”条款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体系中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个人信息保护法》以规制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为中心;但第58条规制对象是大型平台,大型平台在第58条语境下并非个人信息处理者,而是一种管理者的角色。第58条仅规制大型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管理行为,而不规制其自身的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这种特殊性对第58条的解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大型平台违反第58条的法律责任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法律责任部分是针对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进行设计的,大型平台违反第58条时,其法律责任的确定不能简单套用相关条文。  相似文献   
76.
同意和默认同意构成《个人信息保护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基础。默认规则是基于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等理由的默认同意规则。《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7条第1分句一方面推定信息主体同意信息处理者处理公开的个人信息,建构起基于知情同意的默认规则;另一方面赋予信息主体对默认规则的“明确”拒绝权,二者共同构筑了处理公开个人信息默认规则的完整架构。作为一种倾向性的默认规则,该分句是对信息主体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调和,也是在知情同意框架下通过助推的方式促成不同群体利益的调和;它在尊重个体自由与自主的前提下,通过规则设置突破基于知情同意的“个人控制”模式,拓展了信息处理者自主处理个人信息的空间。  相似文献   
77.
吴平 《河北法学》2006,24(5):47-49
前科无须以被实际科刑为前提,而应以单纯的有罪宣告作为构成前科的条件.前一犯罪被判处缓刑的犯罪人可以构成前科.  相似文献   
78.
《长江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以国家法律形式为特定流域而制定的法律,是以水资源保护开发为中心的开创性立法。基于环境资源的共同自然属性,借鉴域外流域立法经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域外流域立法经验,《长江保护法》立法可以从中获得三个维度的启示:一是树立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理念。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主体参与,综合考量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把长江大保护纳入长江流域综合生态系统中来进行立法。二是为长江大保护引入市场机制。基于"污染者负担"原则,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的使用、污染、补偿、恢复等纳入到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循环。三是扩大长江大保护的公众参与。《长江保护法》的起草、审议、落实等都要丰富公众参与的途径和形式,保障其表达权、建议权、知情权、监督权,确保人民的长江"一江清水向东流"。  相似文献   
79.
翟峰 《中国人大》2009,(16):43-44
2009年“两会”期间,很多网民在网上热传一条人大代表建议,即“建议国家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以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保存和刹用的行为,有效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利”。事实上,人大代表的建议和网民们在网络上热传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问题,已是一个“老话题”了,但也是当今社会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0.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2):F0004-F0004
2009年2月12日至16日,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昆明举办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你我同行”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儿童进行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培训,并收集儿童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现有宣传教育和学习材料的建议。同时,组织司法领域专家听取儿童意见,从儿童的视角撰写一部寓教于乐的少年儿童版本《未成年人保护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