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1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95篇
世界政治   1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1281篇
中国共产党   191篇
中国政治   606篇
政治理论   54篇
综合类   2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身损害赔偿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寻求并确证人身损害赔偿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的考量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2003--2005年的关于人身损害赔偿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案例中被鉴定人的相关材料,提炼出6个考量指标:处境认识、争端理解、结果认识、信息利用、环境功能和决定交流进行评定,并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量指标与专家鉴定结论间的相关系数在0.632~0.876,考量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在0.575~0.911。结论提炼的6个考量指标在人身损害赔偿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具有代表性,可以此为基础深入开展民事行为能力标准化评定及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992.
随着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运作日趋繁荣,求胜心切的竞技体育运动员在赛场上对对手恶意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作为侵权法理论分支中的竞技体育中运动员恶意伤害问题日益引起学术与实务界的关注。文章将竞技体育中的恶意伤害和竞技体育中固有风险所导致的伤害相区别,并对恶意伤害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和范围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993.
人身危险性在我国刑法中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游伟  陆建红 《法学研究》2004,26(4):3-14
人身危险性最基本的涵义 ,是指再犯可能性。再犯可能性 ,属于已然的社会危害性范畴 ,而主观恶性则是人身危险性的表征之一。人身危险性在罪责刑结构中 ,并不当然地起决定作用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修正的作用。我们可以以行为人没有人身危险性或者人身危险性较小为由 ,认定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但不能以行为人存在着人身危险性或者人身危险性较大为由 ,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人身危险性不能增加刑罚量 ,只在其较小或没有的时候 ,起减小刑罚量的作用。无论在定罪中还是在量刑中 ,人身危险性只应具有这一单向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4.
对以平台用工为主要类型的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予以保障的迫切性,构成建制的事实基础。过往实践及理论主要采行“独立论”,目前正在逐步推行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仍未明确其与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界分,存在“碎片化”倾向。在社会保障立法中,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裁量权,但基于科学立法的要求,其规范选择必须具备充分的立法事实。基于社科法学的视角,碎片化的制度体系不利于建立更为公平、可持续的工伤保险制度,不利于对新业态劳动者的公平保护。宜坚持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险属性,根据新就业形态职业活动及职业伤害的特点将法律规则具体化,构建起统一、包容与开放的平台用工及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95.
人身检查是刑事侦查的一种重要手段。刑事案件证人是否可以作为人身检查的适格对象,以及男工作人员能否作为检查妇女身体的适格主体,是侦查监督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证人可以成为人身检查的适格对象,从保护妇女权利和人格尊严的立法目的出发,应将刑事诉讼法第132条第3款规定的“妇女的身体”限缩解释为妇女身体的隐私部位,因而男工作人员对妇女的非隐私部位进行人身检查不具有违法性,但应遵循关联性原则、有限同意原则与身份区分原则。  相似文献   
996.
滕霞 《法制博览》2023,(20):136-138
我国司法社会工作者对涉罪未成年人展开社会调查,主要是通过走访、访谈等方法,来获得涉罪未成年人在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帮教条件各方面的事实材料,并通过专业分析得出其人身危险性的结论。由此,社会调查报告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及其个人经验为基础,大多是定性评估。这种基于涉罪未成年人基本资料的人身危险性评估,能够考虑到某些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但无法得出具体的人身危险性的概率。本文就司法社会工作者在社会调查中对涉罪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的评估测量展开论述,分析定量研究如引入评估量表的可行性,在充分了解涉罪未成年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量表为辅,进一步提升司法社会工作者对涉罪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评估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7.
陈晨 《法制博览》2023,(27):115-117
数字经济和平台用工的迅猛发展助推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产生,但从事这些工作的就业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时很难得到相应的救济。为了加强对于从业人员劳动权益的保护,相关部门启动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但多项措施的轮番实施均未让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真正落地。本文拟从列出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现实依据出发,论述构建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可行性,以构建职业伤害保险制度为切入点提出构建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基本设想,包括以平台用工关系的“新”与“旧”为总依托、明确主体条件、扩大保障范围,明确风险分担形式、创新缴费模式以及完善职业伤害认定规则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8.
孟亚生 《工友》2009,(6):24-26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国人出境并长期居住在国外打工、经商,当这些旅居在国外的华侨回乡探亲、休假期间发生人身损害事故,其赔偿尤其是误工费赔偿是适用国内侵权发生地的标准,还是适用国外工作(打工)地的标准?此案的审理和判决引起了不少法学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9.
《天津政报》2009,(19):24-25
<正>津劳社局发[2009]46号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委、局(集团总公司)劳动保障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贯彻《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现就工伤认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  相似文献   
1000.
单一的心脏刺创致死,多见于他杀和自杀,偶见于意外。作者曾遇一例不慎跌倒时,因自身胸前悬挂的锐器意外造成心脏刺创致死,现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08年3月3日上午8时许,群众报警在广清高速公路南行方向花都段的路肩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