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现阶段,我国刚刚修订了著作权法,其中建筑作品是以客体的状态存在的,可是只指出了建筑物的自身要素,对建筑模型和建筑的设计图不能够全部包含。并且,由于我国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法律法规,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建筑作品的范畴,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不能够全面的保护建筑作品的作者。本文以我国著作权法建筑作品的人身权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2.
在信息社会里,质权制度已成为对著作权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质权法律关系中,由于著作权的二元结构,著作人身权与财产权会分属不同权利主体,从而造成权利冲突。在遵循利益衡量原则的前提下,法律应通过以下两种法律制度来解决质权与著作人身权之间的权利冲突:1、著作人身权自我限制;2、著作人身权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123.
124.
检察机关办理司法救助案件,对于常见多发的案件类型,可以进行大数据建模,通过与相关单位协作配合,进行数据收集、数据碰撞和对比,全面筛查类案救助线索。在拓展刑事类救助案源的同时,可以依规开展民事类救助,有效解决救助案件线索渠道来源单一、救助工作开展不及时等问题。发现社会救助线索的,应当与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开展多元化帮扶;发现法律监督线索的,应当同步依法履职;发现社会治理问题的,应当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5.
《侵权责任法》热点条款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不仅仅是我国关于公民权利保护的一件大事,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由于侵权法的复杂性,在司法实践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慎重对待。本文对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的同命是否同价、惩罚性赔偿“人肉搜索”与网络人身权保护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6.
在行政拘留执行中,由当事人提供保证金担保暂缓执行,是用干预财产权的方式约束和保护人身权.行政拘留担保的性质是行政契约.在担保实施过程中,当事人和公安机关对于保证金的财产权,应该给予应有的梳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7.
马洪伟 《经济与法》2003,(11):20-21
遗产继承关系是一种古老的法律关系,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继承客体的内容也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即继承客体在内容上不断增加。而知识产权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近代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迄今虽不过300多年的历史,但它对推动全人类文化艺术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已日益为人们所  相似文献   
128.
死者近亲属对于死者存在着基于身份关系而享有的权利,侮辱尸体的行为侵害的是死者近亲属的人身权利。侮辱尸体罪完全符合设定亲告罪的几个标准。刑法应当将之规定为亲告罪,从而将侮辱尸体罪的追诉权赋予死者近亲属行使。当然,考虑到侮辱尸体行为在对死者近亲属构成犯罪的同时也可能对国家的社会管理秩序构成犯罪,因此,侮辱尸体罪应进一步被规定为非纯正亲告罪。  相似文献   
12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不仅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对人身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相对于财产权而言的另一类重要的民事权利。只要是我国的合法公民,都无条件的享有法律赋予的独立人格的,它是民事主体从事一切法律行为的基本条件。虽然我国的民法,在人身权的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关于人身权的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缺陷,仍然有待完善。本文从民法对人身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人身权民法保护的特点,对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0.
所谓胎儿,是指妊娠八周以后的胎体。有关胎儿权益的保护,我国的法律中可见一些零星的规定。这些较为零散的规定直接或间接地保护着胎儿的合法权益。近年来,胎儿的人格利益及其法律保护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现有的传统的民法制度与胎儿利益保护之间存在某种体系上的不兼容。为此,应在观念上确立胎儿具有了生命、健康、身体等基本人格要素;在立法时对胎儿的人格利益做出相应规定;加强对胎儿人格利益的司法保护和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