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18篇
中国共产党   250篇
中国政治   319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1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于如何认定领取邮寄毒品或者指使他人领取邮寄毒品的行为,刑法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法院的判决也是在运输毒品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之间徘徊。应当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要件,特别是行为人对毒品的最终处理,进而作出正确的定性和相应的处罚。  相似文献   
82.
针对侦查阶段涉案财物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检察机关监督侦查机关处置涉案财物的重要意义,建议建立检察机关对涉案财物处置法律监督机制。一是完善立法,明确可扣押财产的范围,使检察机关的监督落到实处,有法可依;二是规范、细化查扣涉案财物的执行程序,为检察机关审查违法提供法律依据和统一的标准;三是提前介入,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及时性和主动性;四是资源共享,建立刑事案件信息通报制度,拓宽检察机关监督渠道;五是明确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强制效力,赋予其实体性制裁权;六是提高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转变监督理念,增强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83.
准确认定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界限,一直困扰着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结合个案来分析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之间的关系,便于揭示两者之间的区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84.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党的一贯作风。毛泽东曾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党历来重视基层的声音,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掌握真实情况,听取汇报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因为有些时候时间太紧,如果亲自进行调查就会浪费大量的精力,而且得出的结果也可能不准确,这时就需要听听他人的汇报,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加具体的情况。  相似文献   
85.
被骗者与骗子的对抗 到看守所会见时,包同仍然坚持他只骗了3个老人。他怀疑有人想浑水摸鱼,其实是被别的人骗了,听说在他家追回了赃物,想通过指认他来达到追回自己被骗财物的目的。用他的话说:“铺天盖地都沾上来了。”  相似文献   
86.
粤东疑案     
李淼 《法治纵横》2014,(5):50-51
清朝时,粤东张生同某家女订婚。这个女子拥有倾国倾城的姿色,一天偶尔外出看戏,被一个心狠手毒的富家子弟发现。他通过赠送女子的母亲大量财物,终于和女子发生了暧昧关系。两人经常私下约会,深怕外人捉奸,就在女子的床下挖一地道,直通后院的空房。一旦听到什么声息,以便躲藏。  相似文献   
87.
静心的境界     
孙士杰 《党建文汇》2006,(10):53-53
绝处逢生的法兰克·贝吉尔,后来成为了非常有名的保险推销员。他有一个成功的工作信念:推销就是要主动拜访顾客,一个能力再平凡的人,只要能遵守每天认真而确实地拜访5个客户的原则,热忱地把保险的好处与他人分享,这样就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8.
安贵  宾戈 《当代党员》2006,(5):56-57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从字面上理解,一般老百姓是没有机会犯此罪的,但重庆微电机厂一名下岗多年并一直在家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廖昆丽,却在今年2月10日,被渝中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相似文献   
89.
美国学者、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瑟夫·奈在其1989年出版的《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中,率先提出了“软权力”的概念。此后,他又在其1990年出版的《谁与争锋》、2001年出版的《美国力量的悖论》、2004年出版的《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几本书中,进一步深化了软权力的理论。他认为,以经济军事实力为代表的物质力量是硬权力,而以文化等内容为代表的道德、精神的力量是软权力。硬权力和软权力相辅相成,都是以影响他人行为达到自身目的的能力。  相似文献   
90.
各级工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工会又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然而不公正地对待工会的行为和事件时有发生,加强对工会的保护刻不容缓.通过对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工会财物的保护,为工会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这不仅是工会的事,而且也关系到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劳动关系的协调,乃至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