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0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8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正《刑法修正案(八)》在"减刑"一节中规定:判处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13年。也就是说,理论上,在没有数罪并罚的案件中,如果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15年,减刑后其实际服刑7年半  相似文献   
172.
我国行政法体系中目前还没有"数过并罚"的概念或相关规定,但在食品药品监督行政执法过程中,会适用《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配套的相关法规和规章,经常出现类似于刑法中的"数罪并罚"的情形,笔者暂且称之为"数过并罚",不少执法者对此感到困惑。笔者结合法学理论知识简要分析"数过并罚"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分析部分部门规章对"数过并罚"的相关规定,从这些规章的立法精神和执法实践层面探讨"数过并罚"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73.
正"行政处罚"属于行政法中的概念,但不妨碍它成为刑事司法中的一个要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成为罪与非罪的决定因素。行政处罚入刑通常涉及"一事不再罚"、"一事不再理"、"禁止重复评价"等原则的理解和适用。如何看待刑事司法中的"行政处罚"要素是一个跨法律学科的问题,理论界的涉猎有限;而司法实践中对于"禁止重复评价"等原则理解、适用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4.
尹维达 《前沿》2014,(5):93-95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其蕴含的宗旨就是限制刑罚权,防止司法擅断,保障个人自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习惯法在相当的范围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味以罪刑法定原则为理由排除民族习惯法的适用是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本质内涵的。罪刑法定原则排除“入罪”的功能固然重,但更为重的是“出罪”功能。民族习惯法与罪刑法定原则并不存在天然的对立,罪刑法定原则完全可以合理定位民族习惯法。  相似文献   
175.
张静 《法制与社会》2010,(7):5-5,14
原因自由行为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了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的分离使其存在备受争议。本文将就其可罚性、与责任主义原则的冲突与调和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6.
近年来,民事诉讼领域虚假诉讼现象逐渐引起了法律界的关注.虚假诉讼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民事法律关系、伪造证据骗取法院判决,严重扰乱了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秩序,极大地损害了司法权威.为有效预防和规制民事虚假诉讼行为,应该及时修改现行<刑法>,对该行为规定专门的罪名.  相似文献   
177.
可罚的违法性是日本刑法学者为了在司法中将形式上符合构成要件而实质违法程度轻微的行为非罪化提出的概念.可罚的违法性,即值得动用刑罚处罚的违法性.如果危害行为不具有可罚的违法性,即便符合构成要件的形式特征也不构成犯罪.可罚的违法性概念的理论基础是刑法谦抑性和违法相对性.我国刑法应当借鉴可罚的违法性理论,以便在司法中将轻微危害行为排除在犯罪范围之外.在司法中,决定一个符合构成要件形式特征的危害行为最终是否需要动用刑罚处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8.
毛玲玲 《法学》2004,(6):67-73
本文对“证券”和“证券交易”两个关键术语进行了辨析 ,从而厘清了对证券犯罪进行规范的前提 ,并对证券犯罪规范的内容进行了剖析 ,最后对刑罚的相应配置提出了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79.
2008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废止后,我国法律虽然对企业惩戒权持宽松态度,但作为一项对劳动者的不利益制裁,企业惩戒权若遭滥用,必然对劳动者权益造成减损,故对企业惩戒权予以一定的约束实属必要。企业惩戒的社团罚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类违约私法制裁措施,其权利根系发轫于企业固有权说和劳动契约说,其行使应当受到来自契约另一方劳动者意志的约束;基于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利益分配无法自动平衡的现实,国家立法应适当介入规范企业惩戒权的运行,同时构建必要的企业惩戒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