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46篇
世界政治   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716篇
中国共产党   1348篇
中国政治   1274篇
政治理论   405篇
综合类   74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32.
美国遭遇恐怖袭击与中东地区密切相关,其反恐行动更是为本已动荡的巴以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美国中东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巴以冲突的重要外因,反恐利益则是其中东政策变化的主要根据。随着反恐行动的后续发展,伊拉克成为反恐行动新的打击对象,中东的两大热点——巴以争端和伊拉克问题在反恐框架中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233.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34.
戴杨 《世纪桥》2022,(9):1-4
马克思群众观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具有天然的内在一致性,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马克思群众观穿越历史迷雾实现了对人民群众本质意蕴、历史地位以及人的解放等根本问题的真实性阐述。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马克思群众观为根本理论渊源,提出人民立场论、人民动力论、人民共享论的基本理论主张,其在价值观、实践观、利益观三个层面与马克思群众观一脉相承。同时,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马克思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辩证统一,由此实现了对马克思群众观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3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鲜明的人民本色,并集中体现在根本原则、基本内容、价值追求三个层面。在根本原则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原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原则,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干事创业的根本工作原则;在基本内容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价值取向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归宿,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236.
赖聪聪 《学理论》2022,(7):60-63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此后的延安13年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初创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局部执政走向全面执政的历史性变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中,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为人民服务思想对中国共产党谋求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强化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7.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时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凝心聚力共建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实践要求.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选择、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迫切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中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维度的引...  相似文献   
238.
张晋藩 《中国法学》2022,(5):122-142
从夏、商、秦、隋四朝的兴亡史中可以看出,“得民则昌,失民者亡”是一条永恒不变的历史规律。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从实际出发,总结出民本思想的基本理念:兴国安邦,在得民心;以农为本,改善民生;宽以养民,改善民生;爱民富民,民安国强;富则教之,移风易俗;矜恤弱者,重视人命。民本思想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阶段性和局限性,但依然为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239.
臧乃康 《唯实》2021,(2):64-68
建设统筹城乡的新时代民生保障制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20-21这不仅仅是将农村居民搬进城市或者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还需...  相似文献   
24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如何推动共同富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始终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基点,设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采取阶段式战略安排的行动纲领,并为深入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和实践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在实践层面上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在国际上为促进世界反贫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