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1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5篇
法律   864篇
中国共产党   1798篇
中国政治   1679篇
政治理论   562篇
综合类   94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312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 ,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的重要思想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产生极大反响。这一重要思想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内涵 ,本文仅就这一重要思想提出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创新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一、法律与道德、法治和德治辩证关系的正确反映和科学运用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二者范畴不同 ,作用的领域和方式也有区别 ,但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二者缺一不可 ,…  相似文献   
102.
以德治国是作为创新的体系而展开的,德治体系的创新要体现先进性与广泛性、新型道德与传统美德、吸取人类优秀道德与抵制错误腐朽道德、革命道德与道德创新的有机结合,建设以德治国的创新体系包括道德的规范体系与道德实践体系建设两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3.
<正> 一、旧德治属于传统人治的范畴 一提起以德治国,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的德治或毛泽东时代的德治。这两种德治的内容和形式虽有很多不同,但就其主体来看仍都是传统旧德治,属于人治的范畴,它们与法治的基本精神是相悖的,对依法治国的实现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但无益而且会构成阻碍。因此。要实现以德治国,就必须首先对传统德治加以剖析和反思。传统德治与现代法治的要求有哪些不符?它们所宣扬、所追求的以及实际所达到的社会效果到底怎样?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认识:  相似文献   
104.
总的来说,加强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党政干部和国家公务员,都要德才兼备、在道德上起模范作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干部的提升、任免、奖惩中,在考察干部的政绩时,都要把干部的道德品质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并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相似文献   
105.
罗国杰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两者不可偏废,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法律重在惩治一些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强制的、权威的,而道德重在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养成人们对违法犯罪的羞耻之心,使人们在自己的内心中筑起一道抵御犯罪的堤防。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实行法治的结果,仍然存在一些不好解决、很难解决甚至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办法才能真正使它们得到解决?确定有些  相似文献   
106.
温克刚认为,法治与德治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非常重要。道德是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升华,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是法治的基础。要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的工作,放在思想道德建设的首位,始终保持以德治国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  相似文献   
107.
王东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新形势下,江泽民第三代领导集体倡导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人类文明成果这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 (一)以德治国的理念,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其理论来源首先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主流之中。 马克思开创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揭示了经济、政治、文化的辩证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则是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的能动反映。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型体制创新,不仅需要新型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创新作为制度保证,而且需要新型思想道德体系作为  相似文献   
108.
时期,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飞跃。这一思想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内涵,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在实践上,它必将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道德风尚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大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专家学者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精神文明,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由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的实施“以德治国”,塑造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紧  相似文献   
109.
王清宪撰文认为,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立刻引起反响。德法并重治理好我们的国家,也就成为我们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两会”上的重要话题。 道德是自然形成的、为社会普遍接受的、用来自我约束、协调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可以进一步把道德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指具体的道德行为准则,二是指指导这些行为与准则的道德理念。前者就不必说了,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道德的准则。我们也在自觉中用某种道德准则评价着我们周围的人和事。而一般人很少去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意识中,这样做就是道德的,那样做就是不道德的?根源在于我们拥有的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110.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标志着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也是我们党更加成熟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