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邓瑾 《政法学刊》2008,25(1):78-81
并入提单的仲裁条款通常存在于根据租船合同签发的提单中。根据租船合同签发的提单,出租人通常具有承运人的法律地位,出租人为了使其根据提单对货物运输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尽可能的与租船合同一致,常常在提单中订入援引租船合同某些规定的条款,称为"并入条款"。而并入提单的仲裁条款正是通过并入条款而成为提单中的一部分。并入条款根据措辞的不同分为一般并入条款和特别并入条款,各国对并入条款的要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一、案情介绍1992年12月18日,香港A公司与中方B公司、C公司和D公司四方共同签订中外合作经营“珠海××花园有限公司合同书”(下称合作合同)。同时,四方又签订一份“单项经营房地产开发公司协议书”(下称合同协议)。内容规定各方的出地、出资和各自的风险责任。合作合同已包含了该协议的主要内容,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与合作合同规定不相同。(由于本案主要是讨论仲裁条款问题,因此其他内容省略。)四方在合作合同第18·5条规定:附件“单项经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协议为本合同不可侵害的部分,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合作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21世纪初加入了WTO,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国际化商业时代。随着我国的企业和个人不断深入国际市场的商事活动,我国的企业和个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个人产生争议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我国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事仲裁中,积极的态度应对国际商事仲裁,主动了解其游戏规则,参与其的制定与完善,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的中国,和谐的世界,同时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也需要中国。  相似文献   
14.
论并入提单的仲裁条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并入提单的租约仲裁条款的法律效力,国际社会尚没有统一的明确规定,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亦存在很大分歧。本文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分别探讨了并入提单的仲裁条款的有效形式、仲裁条款对第三方的效力以及仲裁条款自身有效性的审查等问题,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张秀梅 《刑警与科技》2010,(Z1):180-181
<正>律师提醒企业在签定买卖合同时,应当注意约定对自己有利的争议的解决方式,否则将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从禁反言到仲裁领域中的衡平法禁反言禁反言从词源上讲,源于中世纪法语estoupail,直译为被阻,其核心在于禁止曾做出某种表示(不论该表示是明示抑或默示、积极抑或消极)的人在相对人已给予信赖并因此而有所损害的情况下,做出否认表示或不一致的表  相似文献   
17.
18.
【裁判要旨】仲裁条款对仲裁机构的约定不明,发生纠纷后,一方对另一方的书面答复以及其他行为并未表明其接受了关于仲裁机构的补充要约,则应认为双方当事人没有就仲裁机构重新达成补充协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无效,仲裁委的仲裁裁决应当不予执行。  相似文献   
19.
租约仲裁条款并入提单后的效力扩张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不尽一致,在提单管辖权的争议案件中,确定提单仲裁条款的有效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有必要从相关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租约仲裁条款并入事项适用法律的角度予以分析确定。我国立法应该对租约仲裁条款并入事项适用法律问题上做出回应,并明确仲裁条款并入的具体方式。在涉及并入有效与否的管辖权争议的案件中,司法机关亦首先从法律适用的视角来判定并入条款的成立与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仲裁协议是仲裁制度的基石。一般认为,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有关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意思表示。仲裁协议作为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依据,通常有两种存在形式,即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及专门的仲裁协议书。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通常是指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在仲裁中对有关当事人和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