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法律   10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租约中的仲裁条款并入提单本是航运实务问题,但其中却包含的理论亦非常丰富,其二者至今均未得到完全解决。本文结合当前国内立法与英美国家的做法,对租约中的仲裁条款是否能并入,怎样有效并入及其效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52.
聂敏 《中国律师》2014,(7):81-82
正我国仲裁制度实行一裁终决制,在此制度下,一旦仲裁裁决生效,非因法定事由,当事人即丧失了向法院起诉的权利。因此,《仲裁法》及其司法解释和《民事诉讼法》均在一定范围内对仲裁裁决规定了救济途径,在特定的情形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定"和在裁定执行时向人民法院"申请不予执行"。在2012年8月31日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将"不予执行"的条件和《仲裁法》上规定的"撤销裁定"条件统一起来,其中第一项就是"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  相似文献   
5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2号《国务院关于修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决定》已经2013年1月16日国务院第23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2013年1月30日国务院决定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作如下修改:将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有前款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行为的,可以并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或者第五项行为的,可以并  相似文献   
54.
55.
<正> 在合同中为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供解决办法,这是合同起草人要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我们目前许多律师对这种任务并不熟悉,对有关仲裁的各种法律并不了解。那种从教科书里把标准仲裁条款照搬进合同里,而不顾合同具体情况的做法,是不会产生良好的法律结果的。本文将讨论如何起草合同中以仲裁解决争议的条款。  相似文献   
56.
编辑同志:我在中关村桌科技公司工作8个月,2013年5月离职后,单位一直拖欠我的加班费和提成奖金共计两万元未支付。每次去要钱,单位负责人都以各种理由拖延,至今已经半年多?我没和单位签仲裁协议,也没达成仲裁条款,可以直接申请仲裁要回工资吗?  相似文献   
57.
刘力 《中国律师》2001,(12):70-70
一、仲裁条款独立牲的理论依据 1、仲裁条款独立原则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意思自治,是个人自由在法律上的充分体现,又称私法自治。从法哲学、法律社会学层面理解,意思自治是指:“每一社会成员依自己的理性判断,管理自己的事务,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行为、自主负责。”从公法、私法的划分层面上理解,意思自治即私法自治,是私法主体对基于自由表达的真实意思而实施的私法行为贞责,他人不得非法干预。并且在不违反强行性的前提下,私法主体达成的协议优先于私法之适用。从冲突法层面上理解,就是私法主体有协商…  相似文献   
58.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原则为各国国内法和国际商事机构仲裁规则普遍采用,但关于主合同存在欺诈时仲裁条款的独立性的争议从未停止过,尤其在主合同存在双方合谋欺诈时更是如此。虽然主合同欺诈与仲裁条款欺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是在合同双方合谋欺诈时,仲裁条款的合意和有效性等却无法独立于主合同的欺诈意图和法律后果,非法的主合同无法产生有效的仲裁权利和义务。对相关国家的立法和实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将仲裁条款独立性予以"绝对化"的做法备受质疑,无法应对主合同存在双方合谋欺诈等复杂情形。我国的仲裁立法和实践应对这一现实问题做出回应,在主合同存在双方合谋欺诈的情形下"软化"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9.
关于提单仲裁条款效力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阐明提单的概念与功能的基础上,依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较为深入地讨论了提单仲裁条款在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及其在提单受让人与承运人之间的不同效力,进而还讨论了并入提单的租约仲裁条款的效力问题。同时对最高人民法院于2 0 0 3年12月31日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处理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案件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有关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0.
2000年,江苏省甲县农民王某(男,35岁)与乙县某对外劳务公司B、新加坡某建筑贸易公司C签订(填充)了固定格式的《雇佣合同》,约定:王某为受雇方,新加坡C公司为雇主,B公司为履约保证人;王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