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3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8篇
法律   226篇
中国共产党   293篇
中国政治   400篇
政治理论   137篇
综合类   2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相对中东的“激进”或“原教旨主义”,印尼的伊斯兰教一直被认为是“稳健”的,但近年来相关的冲突和恐怖事件不断发生。日本平凡社2004年8月出版了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见市建题为《印度尼西亚伊斯兰主  相似文献   
2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公安工作形势任务的变化,公安教育训练出现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民警警务技能与战术训练滞后等问题。为解决教育训练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官制提上了议事日程。2002年3月,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公安院校教师参加公安业务实践和选聘公安机关业务骨干到公安院校任教的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了选聘各级公安机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丰富实践经验,能够承担在职民警培训公安业务授课、警务技能训练和公安高等学历教育授课任务的在职人民警察担任教官的要求。实行教官制度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努力实现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服务职能,着力…  相似文献   
23.
儒家内部的对立,可以借用佛教“性寂”与“性觉”的分际来分别,而此种分别在儒家历史上造成的对立是根本差异,从而作为统一的“儒家”之称是否成立成为问题。这个结论,可以在具体分析儒门的“程朱之争”和“天泉证道”二公案来分析得之。  相似文献   
24.
林云存 《中国监察》2010,(24):48-48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许多领导干部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在思想上还是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时以顾大局、抓大事为名,忽视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运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大事"与"小事"是相对而言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民群众的大事,而这件大事正是由无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汇聚而成的。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无非就是自己一家人的吃、穿、住、用、行,只要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群众就会比较满意了。  相似文献   
25.
李胜利 《中国民政》2010,(5):30-30,32
2009年,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历城区委、区政府从关注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济的要求,建立完善阳光民生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全力打造阳光民生救助品牌。  相似文献   
26.
网络主体间的平等是一种虚拟的平等,网络主体间实质存在着网际不对称关系。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与网际不对称关系有着内在联系。网际不对称关系弱化了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约束,降低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实施成本,从而对品性不良青少年选择网络道德失范形成激励。不同的网际不对称关系诱发不同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须从“内教”和“外控”两方面着手,才能遏制和减少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优化网络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27.
郭店楚简“以教治民”的思想,是儒家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教治民”思想的提出顺应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解决民从民信为其政治目的。本文试从“以教治民”思想的背景意义,人性、人道与教化的关系,教化的方式,教化与求己等方面加以分析,指出其历史性价值。  相似文献   
28.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后,中东出现了伊斯兰力量夺权的浪潮。总体来看,伊斯兰组织采取了四种策略,即政变、恐怖袭击、内战或者革命以及参加民主选举。由于各国执政者对军队的严密控制,除苏丹这个特例外,政变从未成功。恐怖袭击虽能破坏社会秩序,但无法动摇政权的根基。伊朗革命具有极强的特殊性,别国无法成功复制。而大多数中东国家中央政府相对强大,不具备发生内战的条件。因此,在中东国家实行政治改革后,参加民主选举成为获取权力最为现实可行的方式。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伊斯兰组织将会放弃暴力夺权的方式,淡化意识形态的色彩,与其他世俗政治派别一起公平竞争国家权力。  相似文献   
29.
车臣伊斯兰极端势力迅速膨胀的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世纪末、19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到车臣后与民俗和传统相结合,呈现出某些本土化特征,但在早期传播及后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并未显现出极端主义倾向。20世纪80年代,伊斯兰极端势力在车臣迅速膨胀,始终严重地威胁俄罗斯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究其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危机、境外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渗透和支持、俄(苏)政策上的失误等。探究伊斯兰极端势力在车臣的形成和根源,将使人们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0.
吴云贵 《中外法学》1984,(6):59-63,49
<正> 一伊斯兰教法的专称"沙里亚",原指"通往水源之路",泛指"行为"、"道路",进入法律成文期以后又称"沙里亚法典"。教法以教义学为基础,基调是伦理性质的,它以"安拉"的名义,规定了一个穆斯林在宗教上、道德上和法律上应当遵守的一整套义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