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9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论举证时限的裁量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波 《证据科学》2010,18(6):688-694
举证时限制度设置的目的应为确立与法定顺序主义相适应的"双阶型"审判流程。证据适时提出主义赋予了法官过大的裁量权,与设置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目的相去甚远。我国民事审判流程的革新本身是想朝着"双阶型"审判流程而去,却深受民法法系国家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影响,淡化了驱动"双阶型"审判流程的法定顺序主义,最终陷入"裁量陷阱"。《举证时限通知》的进步在于对法官在举证时限制度运行中过度裁量权的限缩。举证时限制度的合目的运行不仅需要程序技术的进步,更需要程序伦理的支撑与推动。《举证时限通知》的进步仅仅是程序技术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92.
<正>为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9月10日,农五师电力公司出台了《农五师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约谈制度(试行)》。该约谈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约谈的对象、约谈的原则、约谈的时限、约谈的内容、约谈的程序以及约谈法则,制度制定涉及全面。在加大对生产一线安全监督、检  相似文献   
93.
举证时限制度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里面设立的一项新的制度。该制度运行至今GA年有余,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褒贬不二。本文指出举证时限制度的确与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状况存在冲突,需要对其加以一定的改造。  相似文献   
94.
正假性近视是指因长期不正确地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晶状体因为调节而处于变厚的状态,如果能够适当地休息和治疗,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还是有希望恢复正常视力。如果在这个阶段不及时纠正和治疗,久而久之就会发  相似文献   
95.
《侨园》2012,(3):38
春季午睡可以帮助人们补充睡眠,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春季午睡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6.
<WTO谅解>对GATT解决贸易争端机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了贸易争端解决机构(以下简称DSB)对贸易争端的强制管辖权,主要表现为对其前身GATT"共识"(CONSENSUS)程序地巧妙颠倒;二是司法独立,在世贸组织内部实行分权制,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司法制度;三是对解决争端量化时限,有控制地允许交叉报复.  相似文献   
97.
迟先生刚参加工作10天就在工作过程中被重物砸伤。工厂与高位截瘫的迟先生签了补偿协议书,一次性给了迟先生生活补偿费10万元。7年了,迟先生没有经济来源,治疗和生活把这笔经济补偿款快花光了,他想通_过认定工伤由单位承担起今后的生活费和治疗费。2004年12月,迟先生向所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为迟先生的申请超过了《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时效,  相似文献   
98.
提高民事诉讼效率,重构民事诉讼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华 《经济与法》2000,(10):20-21
  相似文献   
99.
《工会博览》2008,(3):28-28
工作时间是指职工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在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中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它是衡量每个职工的劳动贡献和付给报酬的计量单位。工作时间的基础单位为工时或工作日。  相似文献   
100.
举证时限制度设置的目的应为确立与法定顺序主义相适应的双阶型审判流程。证据适时提出主义赋予了法官过大的裁量权,与设置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目的相去甚远。我国民事审判流程的革新本身是想朝着双阶型审判流程而去,却深受民法法系国家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影响,淡化了驱动双阶型审判流程的法定顺序主义,最终陷入裁量陷阱。《举证时限通知》的进步在于对法官在举证时限制度运行中过度裁量权的限缩。举证时限制度的合目的运行不仅需要程序技术的进步,更需要程序伦理的支撑与推动。《举证时限通知》的进步仅仅是程序技术方面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