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495篇
中国共产党   132篇
中国政治   416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两岸关系》2008,(11):7-7
11月4日下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在台北会见了台湾当局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赖幸媛。 陈云林向赖幸媛表示,这次我能率领海协会协商代表团到台湾与海基会进行商谈,很不容易。能有这样的局面,离不开两岸同胞的鼓励和支持,离不开两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2.
为积极贯彻落实《律师法》,依法保障公民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合法权益,保障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执业权利,规范律师执业行为,近期,在市委政法委的统一协调下,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国家安全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并统一印发。  相似文献   
113.
《中国公证》2008,(9):4-4
司法部召开纪念《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座谈会;吴爱英会见土耳其司法部长萨金;吴爱英:“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要有效深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4.
7月15—19日,应中国共产党邀请,日本民主党副党首冈田克也一行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了冈田克也一行。  相似文献   
115.
自2002年首次提出“破七难”战略以来,杭州市紧紧围绕“破七难”不放松,通过一系列破解七大难题举措的实施,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了市民认同感与幸福感,促进了社会和谐。杭州市“破七难”的实践表明,民生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要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与社会推动力“三力合一”;要促进社会各个阶层、领域的均衡化发展;要以民主评议为基础注重政府作风建设;要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6.
政府机关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虽然数量不多,但执行难度大,阻力大,社会影响也大。国家机关欠债不还,将严重失信于民,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  相似文献   
117.
一丁 《政府法制》2010,(2):36-37
在景色秀丽的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坐落着一幢白色的老式三层建筑——花山别墅。1954年夏天,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举世闻名的日内瓦会议,曾下榻于此。当时就在这所普通的房子里,周总理与世界影坛巨星查理·卓别林有过一次亲切而愉快的会见。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位巨人都已相继谢世,但他们之间的诚挚交往和深厚友情却长驻人间,被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118.
试论“执行难”的成因及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永春 《法治研究》2008,(11):77-79
当前在我国出现的“执行难”正逐步演化成为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法院工作的难点问题。“执行难”表现在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执行财产难处理、执行权力受拘束、执行结果不到位等等。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好“执行难”问题,是摆在法院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19.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一大难题,社会关注度高,已成为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执行难"问题的存在,既有法治环境、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立法相对滞后等外部因素,也有执行队伍素质不高,机制不畅、力度不够等内部因素。如何破解"执行难"成为摆在法院执行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基于我国的传统和社会现实,刑罚对于打击违法犯罪具有巨大的威慑力,然而作为追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唯一罪名——拒执罪1却很少适用,追诉率极低,重庆市法院系统从1997年至2006年近十年,追究拒执罪的案件不过20件2,拒执罪适用率低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是现行的追诉程序存在弊端,这种弊端可能直接导致拒执罪形同虚设,对被执行人毫无威慑。  相似文献   
120.
案件执行的宏观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始,人民法院的案件执行活动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尤其是经济领域出现的矛盾给执行员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促使各级人民法院为解决执行难问题进行了艰难探索。把案件执行活动作为一个连接于案件审判工作的整体来认识,是最普遍、最通俗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使我们看到了法院判决书的权威性有赖于后续执行过程和结果的有力证明。可以说,这一认识,是摆正了案件执行工作应有的位置,指出了执行活动的根本意义。但是,随着执行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尤其是这次民事诉讼法对相关执行程序的修改,加深了我们对执行活动的宏观认识。比如以下五个方面是很明白的问题,但却有反复体会的必要,它会在不同的执行经验和逻辑规则的接引下表现出内涵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