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98篇
工人农民   61篇
世界政治   3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6篇
法律   5027篇
中国共产党   1930篇
中国政治   2845篇
政治理论   675篇
综合类   2185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333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1223篇
  2013年   1179篇
  2012年   1226篇
  2011年   1121篇
  2010年   940篇
  2009年   821篇
  2008年   835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548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403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罗某系某市民族贸易公司副经理,中共党员。2000年6月,罗某前往某县轻纺公司催要货款。当晚,县轻纺公司经理叶某在某饭店为罗某“接风”后请罗某到歌舞厅唱歌。期间,叶某提出给罗某找一个小姐玩。罗某问:“有漂亮的吗?”叶某说:“没问题”。随后,叶某将歌厅一小姐杨某带到罗某的包厢即离去。罗某问杨某:“你有没有性病?”杨说:“没有。”  相似文献   
62.
论非法行医罪在刑法学理论上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法行医罪作为刑法分则的一个个罪,蕴涵着许多刑法学理论基本问题,包括法定犯、职业犯、结果加重犯、身份犯、抽象危险犯以及与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关系等问题。探究非法行医罪所涉及的刑法基本理论问题,既是深入研究本罪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非法行医行为正确定罪、准确量刑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3.
“2008年的奥运会无疑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我很幸运,参加了北京奥运的申办和筹备工作。”在王惠看来,申办奥运和筹办奥运的工作就如同一个大学堂,学习的过程,也是建立使命感的过程,这个使命就是:不能辜负国人的期望,一定要圆好我们民族的“百年梦想”,让世界通过奥运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64.
张小虎 《现代法学》2005,27(3):129-137
犯罪概念的形式与实质,是刑法理论犯罪界说的焦点,并且由此涉及到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在刑法规范的框架内,犯罪的形式界定与实质界定并不是冲突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犯罪成立条件的形式也贯穿着实质的判断。犯罪实质与形式的划分,既是立法实际的复写,也是理论分析的必要。行为的犯罪评价可以通过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来具体实现。基于犯罪的“形式与实质双面统一”的理念,犯罪概念与罪刑法定原则具有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65.
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关于该条文中“假冒”的含  相似文献   
66.
非法经营罪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国家经营许可,擅自从事各种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工商活动,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非法经营罪不符合口袋罪的判断标准,与投机倒把罪也存在本质的差异,不是口袋罪。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玩忽职守犯罪情况较为严重,其后果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到了重大损失。因此,从源头上预防玩忽职守犯罪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很有必要。文章分析了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和要件、表现形式以及玩忽职守犯罪的预防对策。只有积极地从多方面采取对策对玩忽职守犯罪进行预防,才能有效地遏制玩忽职守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68.
研究刑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客观构成要件是认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关键。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在被司法机关调查其明显超过合法收入的巨额财产的来源时,有义务向司法机关说明财产的真实来源而拒不履行这一说明义务,从而造成司法机关无法查明巨额财产的真实来源的行为;本罪是纯正的不作为犯,其作为义务来源于法律上规定的作为义务和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两个方面;本罪是结果犯,行为人的不作为造成司法机关没有能够查明巨额财产真实来源的危害结果是本罪成立的必要条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据此,建议在保持本罪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修改,使本罪的设置和适用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9.
《理论学习(山东)》2006,(10):F0004-F0004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日照市公路管理局始终坚持以公路建设为中心,按照“公路建设塑造文明,公路养护展示文明、规旋征收传播文明、路政管理提升文明、行风建设延伸文明、改革创新发展文明”的思路,硬件抓建设,软件抓管理,载体抓活动,大力开展创建文明行业劳动竞赛活动,全力打造“日照公路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同行”品牌,构建和谐公路、公路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车里程由建市初期的不足300公里迅速发展到现在的659公里,在全省率先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高速公路从零开…  相似文献   
70.
1997年刑法增设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作为对传统的贪污贿赂犯罪之补充。但该罪在立法上和相关配套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司法适用中的社会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此,对该罪的罪名确定、客观特征、证明责任、犯罪主体以及法定刑等各方面进行反思、整合并加以完善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契合我国打击贪污腐败行为、促进廉政建设以及完善相关刑事立法理论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