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天下观、伦理观、义利观等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达到前人没有达到的理性高度——在我们国家,不断有人讨论一个问题,即中国人的国民性。也有人说这是伪问题,不存在国民性。我认为是有的,简单归纳起来,集中反映在其天下观、伦理观、义利观等观念中。  相似文献   
52.
侯艳芳 《现代法学》2011,33(4):114-122
环境伦理与环境刑法的发展具有互动性。环境刑法必须遵循环境伦理的导向性指引,同时环境刑法对环境伦理具有能动作用。随着环境伦理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局限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的困境,折中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成为环境刑法之伦理基础。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影响着环境刑法的新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环境法益的扩容和环境犯罪设置向刑事犯的逐步转化方面。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伦理形式和体系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具有历史的形式和内容,这是由该时代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某一时代的伦理道德模式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确定性,反过来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我国社会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各种矛盾集中表现为旧道德与新体制的不适应以及由此造成的种种消极后果.使许多领域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失去了可供凭借的准则.本属于经济伦理范畴的等价交换、公平交易等市场法则,逐渐向上层建筑等非经济领域渗透,伴生了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贪污腐败之类的丑恶现象,加剧了社会的道德失范.  相似文献   
54.
解读农村家庭变迁及其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运行的基础———家庭为切入点,主要分析了受工业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实施诸因素的作用,农村家庭结构、功能和伦理观发生了一系列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对农村家庭养老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也谈公平     
赵华灵 《前沿》2007,4(2):179-181
公平是观念与实存的统一。人类生存实践中积淀出的公平具有信仰伦理性,具体化为个人美德伦理和规范伦理,由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制度所调节着的生产关系表现出其实体内涵。社会主义公平既受生产力制约,又以自觉为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的制度设定为依托,以达至“至善”公平为目标。  相似文献   
56.
“丁克”在国外本指有良好事业与收入,婚后却不生孩子,强调独立、追求生活享受的年轻夫妇。但在中国传统伦理观与年轻人的新家庭观的碰撞下,却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式“丁克”,即既要孩子,又不管孩子。  相似文献   
57.
环境伦理旨在解决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开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争斗,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综合了这两种观念,要求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和协调的观点来解决环境问题,它是一种现代环境伦理观。当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环境伦理缺失比较普遍,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树立现代环境伦理观,完善公共行政制度,建立"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可持续环保机制。  相似文献   
58.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学"思想,并把这种思想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拓展到了生态方面,形成了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的生态伦理观。在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严重破坏和环境重度污染的警示亦或是生态伦理道德的制约,都迫切要求人们不能再盲目追求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可以看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本文旨在从孟子的生态伦理观出发,探究孟子生态伦理观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59.
张金艳 《法制与经济》2013,(4):38-39,41
走过黑色的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一种变革和颠覆,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基本目标和存在方式。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步入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的伦理价值观支撑,而树立和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伦理观无疑是生态文明时期环境伦理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0.
祝杨军 《前沿》2013,(7):171-174
科学发展观演变的生态伦理意蕴是对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研究,其核心是研究"善",从而在理论层面揭示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本文从"物欲之善""公民之善""生态之善""人之善"和"和谐之善"五个维度分析展开,认为科学发展观是迄今为止最高的伦理形态,从其发展逻辑来看,每一次发展伦理观的变迁,都伴随着一种文化的嬗变,这种嬗变的背后隐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