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建立市场经济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早就确立了的宏观目标。但由于利益调整的复杂性,在中观和微观层面落实这个目标的时候,围绕着市场主体的确立逐渐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声音。如,有一些行业很不情愿走入市场进行竞争,于是它们扯出了公益性的旗帜,仿佛进行市场竞争,它们的公益性就没法保障了。这种说法把行业公益性与市场竞争简单对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人生在世,有些“说法”是不能违背的。逢四的日子少出门,床头不能摆向西方,大年三十晚上饺子不能吃完等等,文化啦平不高的母亲对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深信不疑:人家是有说法的,还是信的好,省得遭来报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的办案,笔者发现一个案件好比是由一个一个奇形怪状的小拼图组成的图案,而这些奇形怪状的小拼图就象是一份份证据。在侦查阶段,侦查人员收集证据就象是把所有的相关的、似是而非的甚至错误的小拼图都拢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轮廓但不清晰的图案。而审查起诉阶段,公诉人对证据的审查就象是把所有的小拼图再重新拼一遍.  相似文献   
14.
周新城 《理论参考》2008,(12):24-27
在改革过程中。围绕着改革的方向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在总结改革的经验时,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一些流行的似是而非的观点从理论上加以澄清。我们就此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曾高飞 《法人》2010,(10):88-89
陈晓胜出并不是国美之争的结局,伴随着黄光裕似是而非的失败,国美的命运又增加了变数  相似文献   
16.
高峰 《法人》2011,(7):8-9
因"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形成的路桥收费行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榨汁机"和"摇钱树",让很多企业从中牟取暴利,不仅无视公路的公共属性,也超越了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问题上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振军 《理论前沿》2005,(21):25-27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城市化的积极意义勿庸置疑。但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的一般经验告诉我们,如何应对城市化是人们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如果不能清醒和谨慎地对待城市化,我们也难免重蹈一些国家城市化失败的覆辙。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民政》2010,(7):64-64
或许有人认为中国人拜金是因为贫穷,认为发达国家的人富惯了所以不那么爱钱了。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因为即使在富裕的美国,普通人也必须辛勤劳作才能养家糊口。而且,我们看到《非诚勿扰》里那些拜金的女嘉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穷人。真正的奥妙可能在于金钱对于国人有一些特殊的意义,涉及基本的权利与尊严。在一个法治健全的国家,即使是穷人,其基本权利和做人尊严,在法律面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吴强 《传承》2012,(23):74-7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垄断行业改革有明确要求:“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当前,在关于垄断行业改革的讨论中存在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有的观点有误导作用,不利于凝聚改革共识,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20.
赵耀彤 《南风窗》2014,(24):40-42
<正>我们想减少错案的产生,只能深入到具体案件中具体分析,从中找到具体的、技术性的教训,而不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笼统地把原因归结到某个口号。随着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刑事方面的冤假错案由于它天然的新闻性也日益为人们关注和重视,同时也引发出对冤案产生原因的各种探究和分析。在这些舆论中,有人把公安机关的一句常见口号"命案必破"拿出来说事,认为正是这样超过刑事侦查现实能力的"必破"要求才导致公安干警在办案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孤注一掷、刑讯逼供甚至罗织构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