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1256篇
中国共产党   164篇
中国政治   422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3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吉仁 《新湘评论》2002,(7):41-41
刘某的一位朋友3年前下海承包了一家乡办印刷厂。头一年工厂效益不错,一年挣了3万多。第二年,由于印刷行业竞争激烈,厂子规模小,设备老化,业务开始滑坡,效益一天不如一天。  相似文献   
32.
33.
一物一权原则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焕国 《时代法学》2006,4(1):68-72
传统一物一权原则为罗马法时代的产物,仅适用于有体物和所有权,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一物一权的基本功能在于建立物与权利的法律联系,该种物权法基本立法技术应为我国采纳。为因应社会发展变迁,“物”应包括有体物、无体物、集合物等,而“权”则对应所有权、他物权以及知识产权等。  相似文献   
34.
企业所有权在物质资本出资者、经营者、生产者和债权人之间分享安排,可以调动各分享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企业业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企业所有权规定了其主体可以从企业的剩余中获取与其努力程度相适应的收益。企业所有权分享安排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完整的企业所有权分享安排形式:既安排剩余索取权,又安排归属性控制权;又可以是不完整的企业所有权分享安排形式:只安排剩余索取权,或只安排归属性控制权。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具有不同的激励作用和激励时间,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35.
当代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制度存在所有权与所有制关系混同、使用权与所有权权能趋同、权利关系与权力关系混同、私法缺位和公法越位以及功能错位等问题,因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挑战.以土地所有制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为原则,对现行集体土地所有制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土地价值形态上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制,变农民为股东,实现公平的价值追求;在土地实物形态上建立"集体法人所有权"制度,变农民集体组织为集体法人组织,实现效率的价值追求,这是当代中国集体土地权利制度改革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6.
德国民法对中国制定物权法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随着民事立法速度的加快,我国制定物权法已经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在制定中国物权法时,借鉴外国法尤其是德国民法这样举世闻名的法律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对我国制定物权法可以借鉴德国民法的几个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采纳物权行为理论作为物权法立法的理论基础 所谓物权行为,指的是以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和废止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如所有权的移转、用益物权或担保物权的设立等行为就是物权行为,——更精确地说,其中包括着物权行为。所谓物权行为理论,就是将关于物权的设立、变更、移转和废止的行为和结果只当作物权行为的结果,使其不受其原因行为(一般为引起该行为的债的原因)的效力和结果影响的理论。该  相似文献   
37.
本文认为 ,公司的本义在于资本所有权的联合 ,但公司作为法人企业则应同时具备独立地享有和支配公司全部资产、并独立地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由此 ,本文对股份合作制企业、夫妻型公司、一人公司、有限责任和多人代表制度等问题逐一作了分析。另外 ,本文提出了从归属和权能两个方面界定公司资产所有权的思路。认为 ,从最终归属上 ,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属于股东 ;但在权能方面 ,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则为股东与公司分别享有。股东的权能主要体现为收益 ,公司的权能主要体现为对企业资产的占有、使用和处分。因此 ,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与其资产所有权的全民性质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38.
所有权社会化的考察与反思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所有权社会化是一种自视新潮的观点。其标志是所有权负有义务。但这是错误的。首先,所有权社会化思潮出现之前的法律文献也并非不讲公共利益;其次,“所有权承担义务”本身在法理上说不通;而这一理念一旦付诸实践,其表现令人心寒。值中国制定物权法之际,必须正本清源,树立正确的所有权观念。  相似文献   
39.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一项特殊的不动产所有权,是物权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些年学术界对其讨论未曾停止,尤以其中的成员权的争论为甚。本文从成员权的源起、性质、内容等方面试图对其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40.
张衍阁 《法人》2005,(8):76-78
物权法草案在私有财产的规定方面还比较全面。不足之处是对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规定太多,不利于对所有财产和所有权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