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必须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同时应确立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带动政府职能转变。还要构造以就业和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为核心内容的政府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促进政府积极搭建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平台。  相似文献   
42.
“体制性迟钝”催生“怨恨式批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是长期置身于受伤害的处境,越是觉得这种处境超出自己的控制,怨恨就越深一个社会的基调性情感,是这个社会的结构性因素持续作用下的产物。对处于急遽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我们还真难以厘清其中的百感交集,分清其中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43.
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其特点除了具有一般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普遍性特点之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殊性,主要是性质的复杂性、突出的民族性以及影响的广泛性、处置的艰巨性等.诱发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既有社会经济的根源,也有体制性、政治性、政策性、民族性、国际性、管理性的原因.研究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原因是有效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4.
周少来 《半月谈》2020,(3):55-58
近年来,在县、乡体制(包括乡镇体制)和乡镇运行逻辑基本不变的制度性约束下,乡镇政府在职能与责任方面,出现了众多“体制性困局”,影响着基层治理的绩效和现代化水平。面临“体制性困局”,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在法律与体制上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治理自主权,理顺省、县、乡的制度关系,健全乡镇政府的权责体制,才是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45.
行政体制改革应同时把握体制性要素改革与文化性要素改革两大主要环节,文化性要素改革也即行政文化创新问题。就目前有关这一课题的讨论来看,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对“创新”含义的界定,认识行政文化创新必须体现时代特征,符合行政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行政文化创新应当继承民族传统,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文化体系;行政文化创新需要开阔胸襟,广泛吸收人类在这一领域创造的优秀成果;行政文化创新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在行政实践中不断革新发展;行政文化创新要坚持科学态度,提倡求真、讨论和争鸣的精神。  相似文献   
46.
2013年12月23日,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初审。这部坊间俗称为“民告官”的法律,在历经23年五味杂陈的运行后,终于首次开启了修法之旅。如同23年前行诉法的施行,激起了观念和制度的巨变,23年后的修法,也注定深刻影响民主法治的走向。盖因“民告官”的背后。交织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公权与私权的博弈、行政与司法的纠葛等各种复杂因素。围绕行诉法所展开的诸多修法构想和争议,已远非普通意义上的法律改造,而是深深触及体制性、根本性的症结。  相似文献   
47.
陈林林 《清华法学》2013,7(5):155-164
解释方法之间的适用位序,是法律解释理论的一个元问题。基于制度能力、体制性影响和成本效益分析,《不确定状态下的裁判——法律解释的制度理论》主张:在法律文本明白而清晰时,解释应遵从法律文本的字面含义;在法律文本模棱两可时,法院应服从立法或行政机关对法律文本的解释。这一主张被批评为一种粗陋的文本主义解释,因为将法律解释问题化约为司法成本最小化的计算,不一定妥当;运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方法所进行的体制性影响评估,不一定可靠;对法院和行政机关的制度能力分析,也不一定准确。法律解释的制度理论的贡献,只限于用一套复杂的成本效益分析法,强调了法治和法律解释实践的形式合理性之维。  相似文献   
48.
王欣欣 《前线》2013,(6):26-28
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上,新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乎同志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正义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理念,人类对正义的追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结构性转变、民主政治的体制性改革、多元文化的差异与紧张、地区性或群体性贫富差别、经济效率增长与社会公平分配之间的平衡,以及与此复杂交织着的社会各阶层、群体甚至个人在文化价值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和失衡,都集中表现为社会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49.
王伟海 《前线》2014,(5):43-4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并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任务作出部署,充分表明党中央坚决破除制约军民深度融合政策性障碍和体制性顽疾的决心意志和改革魄力,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契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意义重大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内在要求。富国之本系于经济建设,强军之基系于国防建设。习近平主席指出:"走军民融合式  相似文献   
50.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一些长期在计划条件下形成的体制性障碍没有根本打破,一些制约人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亟待破解。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评价发现、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