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2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3623篇
中国共产党   1201篇
中国政治   3097篇
政治理论   512篇
综合类   330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417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410篇
  2014年   937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934篇
  2011年   835篇
  2010年   843篇
  2009年   866篇
  2008年   861篇
  2007年   604篇
  2006年   616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侦查权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侦查是从保全证据和查获犯罪嫌疑人两个方面为起诉作准备的一个重要的诉讼阶段。侦查权是一种行政性权力 ,只能由警察机关来行使 ,具有强制性、效率性、法治性和秘密性。侦查权独立于公诉权 ,但是受公诉权领导 ,对立于辩护权 ,并接受司法权的制约。在侦查程序中应当处理好各种权力的关系 ,形成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构造  相似文献   
222.
论网络环境下侦查与犯罪情报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犯罪情报是侦查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传统工业社会中,由于犯罪情报资源的有限性、模糊性、不连续性以及受侦查主体认识能力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犯罪情报的客体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与有效的发挥,导致其在侦查与犯罪情报的主客体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网络环境下,侦查主体建立了巨大的犯罪情报数据库,侦查思维方式由概念思维向实践思维转变,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结构的转型和犯罪情报管理体制的变化提升了犯罪情报的客体功能,完成了客体向主体转变的非对象化过程,从而使犯罪情报在侦查实践的主客体关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23.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有着天然的伴生关系 ,按我国教唆犯二重性的通说 ,陷害教唆行为应具有可罚性 ,但并非所有类型的侦查圈套都具有可罚性。应根据不同类型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24.
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不采用沉默权 ,没有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对侦查员的告知义务未做规定 ,未建侦押分立制度、人身检查制度、警察出庭作证制度 ,律师会见权不能有效行使 ,等等 ,使得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不力  相似文献   
225.
宜宾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宾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土地改革胜利结束的基础上从组织互助组开始的,经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前者为后者的过渡形式,即为后者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一、互助组阶段(1951年秋一1953年冬)1951年3月至1952年4月,宜宾地区经过土地改革,近200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和部分生产、生活资料,实现了多年梦想的“耕者有其田”,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大多数农民家底很薄,资金、耕牛、农具短缺,加之单家独户经营,难以抵御各种…  相似文献   
226.
信用证诈骗案件是近年来多发的一类经济犯罪案件,其常见犯罪手法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付随单据、文件,使用作废的信用证,骗取信用证,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诈骗等。对于该类案件的侦查,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查措施,主要有分析信用证运作流程,寻找侦查突破口;收集查证相关单据凭证,为认定犯罪提供关键证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外逃;树立深挖犯罪思想,努力追缴赃款赃物;加强合作,建立查办信用证犯罪的协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227.
并案侦查是一种高效率的侦查方法。它的性质实际上是逻辑思维中的类比推理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所以应遵守类比推理的基本要求。恰当地运用并案侦查方法,可以做到及时破案,提高破案率。而要做到恰当且正确地运用并案侦查方法,就要严格遵守技术串并的步骤要求。  相似文献   
228.
私人侦探在我国应缓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人侦探业尽管客观的存在,但毕竟这是个特殊的行业,侦探从业人员的所作所为也经常游离在法律边缘。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侦探业应该缓行,该观点是基于其所产生的危害而得来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我国的《宪法》、《民法通则》中都承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并规定加以保护,如果私人侦探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包括个人的安全、人身自由、隐私权,都是不合法的。隐私权是公民依享有拒绝、排斥任何未经法律批准的监视、窥探和防止个人私生活秘密、个人信息被披露的权利。获取公民个人隐私的资料必须使用合法手段。私人侦探并不…  相似文献   
229.
侦查阶段律师应否享有调查取证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在侦查阶段赋予律师一定的调查取证权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律师更好地履行职责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未得到有效的实现,需要在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30.
刑事诉讼中侦查阶段对物的强制性措施是侦查中获取证据的一类侦查措施 ,关系到侦查乃至整个诉讼的进程和物所有人的权益 ,怎样正确认识该强制性措施显得很重要。文章从强制措施和强制性措施的区别入手 ,探讨了刑事诉讼侦查中对物强制性措施的目的、价值、分类 ,并从执行权与批准权、采取强制性措施物的范围、见证人等方面阐述该强制性措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