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5篇
  免费   85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1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499篇
中国共产党   151篇
中国政治   586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86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553篇
  2011年   617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549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徐丹 《中国公证》2007,(7):60-60
2007年5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公证处公证员袁亦衡终于完成了这份长达40万字的公证书,这是为肖传国欲再告国内58个网页侵犯名誉权而作的,据称这在整个公证界来说都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22.
《电子知识产权》2005,(5):48-50,60
在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著作权纠纷案件中,侵权纠纷占绝大多数,而其中被人民法院认定侵权成立并判令被告承担赔偿损失民事责任的案件又占相当比例。正确认定损害赔偿责任以及确定赔偿数额对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制裁侵权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在认  相似文献   
23.
搜案     
《法人》2007,(1):10-10
戴尔公司告戴尔学校商标侵权一审胜诉2006年12月20日,就北京市海淀区戴尔培训学校及其举办者北京洲际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和美国戴尔有限公司的商标侵权一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戴尔学校在经营过程中对于“DELL”标识的使用侵犯了戴尔公司享有的DELL教育类注册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此,法院支持了戴尔公司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24.
随着网络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在网络环境申侵害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应如何加强法律的调整,如何有效的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侵害他人网络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成为中国法律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中国的立法与实践为研究基础,结合国外的立法经验,封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问题追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封完善中国的立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5.
2002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民法典草案的侵权责任法编,其既有成功之处,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在正式启动侵权责任法制定的程序时,应当对这个草案进行修改完善.本文就侵权行为一般条款等十个主要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26.
侵权行为法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侵权法的社会功能包括惩罚和预防功能,甚至有很多人主张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全面引入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中。但是,在现代社会,侵权法的基本功能应是填补损害,传统侵权法中的预防功能已经成为填补损害的反射作用,惩罚功能在侵权法中已消失。  相似文献   
27.
美国侵权法中的父母侵权豁免原则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之后,近年来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从对该原则的起源、理论基础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分析来看,对于我国相关规则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如在立法中不宜采纳父母侵权豁免原则,未成年人应当就其所遭受的父母侵权享有诉权但应当附有范围、类型和程度方面的限制,父母的惩戒权应当予以肯定,禁止父母采用的惩戒方式应当予以明确等。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通过对一起涉外船舶代理侵权纠纷案的评析 ,探讨了承运人的识别、连环租船合同下租金与运费的关系 ,租约下的提单签发权等法无明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社会保险对侵权救济的影响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中国法学》2005,2(3):90-97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促进了损失承担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对职业伤害的赔偿经历了从过错责任到无过错责任再到工伤保险的过程,社会保险的出现对侵权行为法的适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保险和侵权救济的功能不同.在填补损失方面两者也存在差异。应当在扬长避短和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原则下协调社会保险法和侵权行为法的关系,以期在一种最佳的制度协调中实现对公民的救济和保护。  相似文献   
30.
《中国律师》2007,(5):86-86
2007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颇具争议并被媒体广泛关注的“薰衣草”商标侵权一案作出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