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90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192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彻落实《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立法本意。加强"两法衔接"工作,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是依法促进社会管理创新、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有效途径。合肥高新  相似文献   
6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秘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秘密武器,是战胜同行业对手的一大法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加激烈,营利手段也日趋艰难而复杂,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千方百计搜集、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因此,在当今世界,用法律保护商业秘密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完善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体系,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力度,其中运用刑罚手段对其加以规制是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3.
正老李:公证保全的对象是当事人的取证行为,当事人取证行为本质上是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等法律无禁止的行为。以邮箱保全为例,其关键在于是否有权进入而非是否所有。而有权(即合法)进入的判断要结合个案因素考虑,包括所争议的法律权益性质、所有者与进入者的关系。如夫妻间邮箱进入在解决对外争议时可视为表现代理,在解决夫妻间争议时则应考虑邮箱设立原因及密码取得方式等。钱塘阮啸:夫妻间的忠诚义务与个人的隐私权两个权益相较,主动或被动了解隐私与侵犯隐私权还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64.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经济犯罪现象。难点:1.商业秘密概念的界定;2.保密情况;3.损失数额认定;4.商业秘密犯罪审级问题。对策:1.明确商业秘密内涵;2.严格商业秘密构成的认定;3.完成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4.侦查手段的完善与证据意识的加强。  相似文献   
65.
自1997年刑法颁布以来,对商业秘密基本上形成了以民法保护为主、刑法保护为辅的法律保护格局,但是理论上和实践中均有一些争议和问题。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罪过不应当包括过失,“重大损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必要通过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刑罚设置应当增加资格刑,罚金刑应优先,要明确罚金数额。  相似文献   
66.
储槐植 《中外法学》1981,(2):34-39,16
<正> 一、引言20世纪对许多国家来说,是一个空前的社会大变动时期。经济迅速增长、技术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大城市人口的集中,大大地改变了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从前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特征——稳定的家庭、相互依存的社会联系和共同的社会准则,已经让位给流动多变、独立自主、冷漠无情的生活方式和更适合于竞争的城市工业社会的价值体系。这种转变不仅已经在工业国发生,而且类似的变化,也正在逐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出现。这些社会变动,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利益,但是也伴随着增加了社会无组织状态、冲突和犯罪。正如1973年美国刑事司法准则和目标全国咨询委员  相似文献   
67.
<正> 苏联宪法不仅宣布,并且保障苏联公民真正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苏俄和其他各加盟共和国的刑法典都规定,对生命、健康和人格的侵犯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应该受到最严厉的惩罚。人身伤害、虐待、性犯罪、侮辱、诽谤和某些其他犯罪,就属于这类犯罪。有一些侵犯人身罪包括在危害管理秩序罪一章中(苏俄刑法典第十一章),特别是专门列举了对履行  相似文献   
68.
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前提是在对商业秘密的合理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正确判断其构成要件。该罪的主体应是混合主体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其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 ,也可以是过失 ;其直接客体是权利人对商业秘密的权利 ,包括对商业秘密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保密权 ;其客观方面不必然以“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为成立犯罪的标志  相似文献   
69.
70.
杜颖 《河北法学》2000,(2):31-34
物权与债权性质上的区别使得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成为性质迥并的两种请求权,物权请求权的保护与债权请求权的保护不论是从构成要件上还是从救济功能上都不同。因此,一般情况下,债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物权排除妨害请求权与债权也是无缘的两种制度。但是,在不动产租赁权的保护中,却出现了各种学说来试图使租赁权中适用排除妨害请求权正当化。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分析其判例和学说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