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4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2篇
法律   1405篇
中国共产党   918篇
中国政治   1206篇
政治理论   553篇
综合类   98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89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414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违法是对刑法效力的质疑,其构成刑罚适用的逻辑前提。消极违法论认为,如果没有正当化事由,符合犯罪该当性的行为就具备了违法性。规范缝隙的存在,使得上述判断在逻辑上并不周延。根据法益保护原则或者伤害原则,违法性的实质是行为的负价值超过其正价值,因此,其判断需要权衡支持行为的理由和反对行为的理由。如果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道德理论对某一行为有不同的评价结论,且两者的根据力量相当,行为不得评价为违法,否则,无异于国家用刑法推行某种道德理论。  相似文献   
992.
王晨  宋玉 《法制与社会》2011,(4):154-15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改变了人们物理状态下的社会生活状态。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美好的变化,同时也给现存的物理世界的法律在互联网纠纷中的适用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对网络空间自治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介绍,思考其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协调,分析网络空间自治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改变了人们物理状态下的社会生活状态.它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美好的变化,同时也给现存的物理世界的法律在互联网纠纷中的适用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对网络空间自治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介绍,思考其与国家主权之间的协调,分析网络空间自治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和维护,是当今任何一个崇尚民主法治且实行宪政的国家责无旁贷的任务,申言之,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实为民主制度及人类文明之根本性的"物质"载体。但是,从宪法制度层面看来,世界各国都在宪法文本中规定了有关基本权利限制的规范。如何理解基本权利限制的正当性?如何解决宪政实践中权利保护与限制的敌对困境?本文以为,这需要我们在对基本权利限制的概念、原理进行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法律保留等法治原则达到规范立法行为来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995.
德日犯罪论三阶层体系在其理论多元化的背后存在实定法背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在司法运行中自觉修正了其理论预设中的逻辑错误,呈现出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的实质化与违法、责任要件弱化与空洞化的局面,从而使得该体系与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基本模式呈现趋同的趋势。基于对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司法运行状态的实证考察,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最需要借鉴的是德日刑法的解释论而非体系论。  相似文献   
996.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不只是一种纯粹的实体观哲学,他关于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思考,具有一种现实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单子论以理论的方式确立了个体人的地位,并立足于个体之于和谐的作用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论证。我们当今所处的是一个需要和谐与发展的时代,确立个体地位,才能调动个体的能动性,达到和谐的发展,因此这种论证对当前我国以以人为本为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集体意向理论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中探讨的最为热烈的话题,对集体行动的说明中运用得最多的概念是集体意向,通过背后的意向,行动才能被说明为理性的行动;通过何种形式的意向,才能判断某项行动是集体行动还是个体行动,行动背后的意向是否是集体意向,需要对集体意向的基本条件作出说明,进而判断该行动是否是集体行动。而集体意向理论中关于集体意向的理解存在着争议,争论围绕的主题是集体意向是否可以还原为个体意向。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集体意向的内容做语义上的分析,指出集体意向的特有性质,来回答集体意向是否可以还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贤人政治"思想是儒家所提出的治国方略之一,其从儒家的核心点"礼"、"仁"出发,构建了一个逻辑的统治体系,其最终的目的仍然是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贤人政治"思想的提出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在当时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并对历史的前进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同历史上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当代中国宗教问题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无神论,而宗教是有神论;二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意识形态建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而宗教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因此,无神论的执政党与有神论的宗教、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宗教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研究解决我国宗教问题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两大课题?核心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000.
夏云高 《传承》2011,(12):36-37,57
1915年,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它是根据当时世界和俄国的形势提出来的,它是被俄国革命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1924年,俄共(布)党内围绕着要不要建成社会主义、建成怎样的社会主义问题展开了论战,斯大林同托洛茨基等人的论战中,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其"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客观地说,"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起过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