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1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2999篇
中国共产党   463篇
中国政治   922篇
政治理论   200篇
综合类   90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各项发展任务,各类检查考核,各种“一票否决”事项……繁重的工作压力,复杂的基层环境,有限的执行权力,狭小的发展空间,微薄的福利待遇……让基层干部身份倍显尴尬。虽然我们历来倡导为官勿论大小,不求权力地位,崇尚责任义务,但凭寥寥数十人之力,上承多重部门政策之落实,下负万千群众利益之协调,用“看得见摸不着的权力”履行“看不见抓得住的责任”,确实难堪其重,难孚众望。  相似文献   
142.
《党课》2013,(23):33-34
党员意识,首先是一种角色意识。党员意识是对党员这一政治身份的认同感,是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的内在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3.
刘茂林  秦小建 《法学》2012,(11):33-43
当代中国主流权利观念未能摆脱西方自由主义权利理论潜含的道德隐忧,加之与中国集体主义传统的不适,而成为当下社会道德困境的一个助推因素。因此,结合中国实际改造这一权利观念,尤为必要。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在人与共同体的逻辑关联和历史互动中产生的,它内含着共同体伦理。人权的实现,有赖于共同体的正常存续;而共同体的正常存续,又立足于共同体成员履行其对于共同体义务的基础之上。宪法作为共同体存续的根本规则,其核心使命之一在于以宪法义务体系确认那些旨在维系共同体存续、以确保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则。这些与共同体存续基本规则直接挂钩的义务,即"宪法内在义务"。这一义务的履行,不仅是达到共同体生活目的的手段,其本身也构成共同体成员的"生活方式"。转型期的宪法应围绕此采取妥适路径回应社会道德困境。  相似文献   
144.
日本环境权说在立法、司法和环境行政实践中遭到了普遍怀疑和普遍拒绝。在环境权入宪的国会讨论中,支持派或主张把环境权"作为国家政策"加以规定、以"环境的义务"的形式规定,或主张仅仅把环境权的"精神"植入宪法,都不主张直接把环境权规定为宪法权利;反对派或认为环境权不宜进入宪法权利体系,或以与环境权相对应的责任义务不明确为由反对明确规定环境权,或认为规定环境权不如规定其他具体的人权,甚至认为讨论环境权入宪是误入歧途;折衷派认为环境权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对象,其理由或为环境权内容含糊、环境保护立法定位未定,或为反对环境权入宪的观点也有道理。日本司法界拒绝环境权说的主要理由有(1)根据环境权的主体不明确性;(2)环境权的内涵不明确;(3)环境权这一概念多余。日本环境行政也没有采纳环境权的理念,而是贯彻了(1)环境"有限性"的判断安排法律政策;(2)用来自对环境整体性的积极反映的整体性思维指导环境政策安排;(3)以共同利益作为处理不同主体间关系的原则;(4)以职责——监督为环境行政系统开展工作的动力机制等原则。日本环境权说遭遇困局的原因出在:第一,萨克斯并没有向日本学界传授环境权的真"经",他的演讲没有回答什么是环境权,而是介绍了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讨论了这个制度产生的合理性;第二,日本学界所"发扬"的环境权以私权环境权为代表,而这种挂环境标签的权利与日本的环境观不相容。  相似文献   
145.
周鹏飞 《法制与社会》2013,(28):119-120
对当事人真实义务的内涵,各国学者的解读有所差异,其作为一项法律义务在民事诉讼法上的确立,也经历了旷日持久的争论。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并无明确规定,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因当事人恶意诉讼、迟延诉讼、虚假陈述而损害对方当事人权益的现象也越来越引发诸多担忧。我国民事诉讼法是否应当确立真实义务、真实义务在民事诉讼立法中应当如何加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6.
张倩 《学理论》2012,(3):52-53
社会生活中,因饮酒后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而致饮酒人人身伤亡的事件频频发生。由于我国法律目前对此尚无明文规定,共饮人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仍充满争议。因此有必要通过法律确立共饮人安全保障义务。文章对创设共饮人安全保障义务的依据,该义务的维度以及共饮人未尽该义务的责任构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7.
11月8日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日子。这天一大早,家住朝阳区劲松社区416楼三门、83岁的离休干部赵宗印和往常一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扫楼道、擦扶手,给楼道里的花浇水……忙活完楼道和楼门前的卫生,他又把  相似文献   
148.
仁慈还是义务——中国式“血荒”的伦理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无偿献血"行为究竟应当有什么样的道德认知,仁慈本身是否为一种义务等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理解并不相同:有人把它看成是一种善行,也有人把它视为一种仁慈之举,还有人把它定义为一种"道德义务"。事实上,这些分歧本身也关系到对于伦理思想史相关概念的理解,以及围绕着行善、仁慈与义务等行为产生的一系列重要的争论。对这些争论的厘清有利于我们深化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9.
胡克春 《学理论》2012,(3):38-39
遗弃罪是我国刑法中重要的一个罪名。关于其主体的相关问题,具体来说,其主体是身份犯,还是非身份犯,各学者有各自的观点,也有不同的理论。在阐述和分析各种理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对于遗弃罪主体是否是身份犯问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50.
徐璐 《法制与社会》2013,(1):274-275
安全保障义务在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中加以明确规定,但是,其制度尚存在不完善之处,在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形态上,尤其是在第三人介入的情况下,安全保障义务人与第三人责任形态的界分,仍然不够完善,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首先从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出发,确定对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则原则及其构成要件,明确其规则原则的构成要件对于责任承担的大小和原因力的界定的意义;然后在此理论基础之上,讨论安全保障义务在安全保障义务人直接侵权和第三人侵权的情况下的责任形态问题。通过比较各家学说,坚持在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得到充分救济,并平衡各方利益的价值标准上,提出自己关于责任形态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