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1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4篇
法律   618篇
中国共产党   944篇
中国政治   1616篇
政治理论   447篇
综合类   5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70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随着现代性的时代发展,现代性反思和重建已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正是在这一境遇下,现代法治也开始发生了重要变革,形成了法律多元主义的规则秩序、互动平衡的功能取向、反思回应的程序主义诉求等发展走向。因此,我们应立足于现代性反思和重建的时代关怀,积极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82.
信任是国家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国家关系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构成信任的因素往往来自对历史的继承,对国家制度的认同以及对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认识程度。由此,俄罗斯和日本之间存在信任问题。国家利益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通过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内的机制建设,通过领导人并非盲目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全面的规划,畅通的信息交流,随着国家间交往的范围和规模的扩大,俄日间低信任度将会得到改变,逐渐建立起信任机制,因此所签订的和平条约届时又将是信任机制的法律保障。长期以来,领土问题是俄日建立信任机制的最大障碍。本文将分析导致俄日之间低信任的有关因素,以及未来两国建立信任机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
建立信任措施:欧洲经验及其对亚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信任措施”(CBMs)通常是一种涉及军事与安全领域的多边机制,它在上世纪7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欧洲安全合作进程中,并对欧洲各国建立相互信任、推动一体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格局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BMs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在本质上越来越与经济密切相关。目前,亚洲的多边主义进程处于初始阶段,在军事与政治领域创建CBMs的空间似乎很小,但在经济领域却具备了良好条件,能源合作应是一个突破口。经济领域信任措施的建立将对有关各方的安全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4.
测量医患社会心态可从人际、群际和文化三大层面入手,采取多方法并举、分层级建构、全要素综合的医患社会心态整体测量路径。医患社会心态的内容结构可分为医患社会情绪、医患社会认知、医患社会价值观和医患社会行为倾向四大维度,在各维度下可分设不同的二级指标并确定相关题项,建构群际和文化层面上的医患社会心态问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取样方式进行抽样调查。人际层面的医患社会心态则可通过在真实医患场景下进行参与观察、访谈和影像分析进行更为微观具体的个案式研究。  相似文献   
85.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逐渐受到重视,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补充和创新也就应运而生.电商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在线司法的发展和网上法庭的尝试使得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对我国传统的纠纷解决方式形成巨大冲击.它在大大缓解当下中国“案多人少”矛盾的同时,也成为推进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作为新生机制,尚存在社会信任度不高、法律规则供给欠缺、平台数量与功能不足方面的困境.有鉴于此,实现纠纷解决服务的市场化、推动在线纠纷解决规则的特有化和促进核心资源的整合化不仅是当务之急,更应是长远选项.  相似文献   
86.
现有研究对政府信任的讨论非常之多,却回避了政府对公众的信任,但信任是相互的,在缺乏政府对公众信任的情况下谈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不恰当的。论文提出政府对于公众的信任这一命题,并认为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是公众参与的桥梁。论文构建了三维度影响因素-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政府支持公众参与的结构模型,试图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维度(七种因素)解释政府对公众信任的影响因子,并进一步探究政府对公众信任的中介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层面,信任倾向与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显著正相关;组织层面,官僚型组织特征则与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显著负相关;社会层面,社会评价与政府对公众的信任显著正相关;政府对公众的信任在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与政府支持公众参与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论文重新定义社会互信,深化了对政府公信力的解释力度,在全球性公民对政府信任衰退背景下探寻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需要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审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政治信任的"异化"特征以及30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呈现的实践悖论。首先,差序信任格局中的央地政治信任结构"异化"集中表现为中央政府的政策调整和民众对政策的选择性运用以及央地两级事权分殊和地方政府有责无权的困境。其次,在政治信任维系与现实利益支持的博弈过程中的信任关系"异化"则表现为政治体系刚性合法性需求与权力"异化"以及民众特定支持与经验性利益博弈特征。最后,政治价值实现与效用替代的共存悖论则成为政治信任功能"异化"的重要表征。由此,破解信任"异化"和实践悖论亟待政治系统敏锐洞察民众需求,回应群众期待,提升政治信任质量,从而有效推进反腐败工作和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8.
观审制改革是目前台湾讨论最热烈的"司法改革"议题。所谓观审制,是让经由一定程序选出的普通民众担任"观审员",针对一些重罪案件,全程参与第一审法院的审判程序。评议时,观审员虽不能参与表决,但可以表示意见,为法官下判作参考。观审制改革是台湾民众对司法的不信任与日韩的国民参与审判立法共同作用的结果。观审制主要包括观审员及其选任程序、观审法庭组成及适用案件类型、审判程序、评议程序四部分内容。观审制对目前河南省正在进行的人民观审团机制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9.
应琛 《新民周刊》2012,(17):55-57
如果任其发展,中国所剩不多的古村落,要么被推倒重建成"新农村",要么凋亡成废墟。如果开发旅游,它们又会被汹涌的游客破坏昔日宁静。两个极端中间,是否有更好的道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如今是个"时髦"的话题。  相似文献   
90.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发挥政府善治、市场巧治和社会共治多元治理主体的复合作用,而政府公信力丧失、市场诚信缺失和社会道德滑坡等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和信任的缺乏,加大了社会治理的难度。因此,人际信任重建是破解社会治理困局的一剂良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扭曲、制度文化缺失及心理安全感缺乏导致人际信任危机发生,而完善制度机制、建立现代信任文化、引导不良情绪及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是寻找实践路径的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