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936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128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3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大平 《证据科学》2005,12(4):270-273
医师的过失行为本质是一种客观过失,是对医师注意义务的违反,考察医疗过失行为应合理的运用风险判断、专业判断、信赖原则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2.
浅论行政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宏 《唯实》2004,(7):54-57
作为行政法学研究中的新兴领域 ,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外行政计划立法及理论研究已取得很大成就 ,而在我国 ,由于长期以来过多地受到指令性计划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学界很少对这一领域进行专门的研究及探讨。其实 ,随着政府行政职能的日益扩张 ,行政计划作为一种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 ,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冲突 ,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关于信息产品责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性质上讲,信息产品责任既不是合同责任,也不是侵权责任,而是独立于二者之外的第三种民事责任——信赖责任。其构成仍遵循损害、行为、因果关系和过错的框架,但其具体内涵又与一般民事责任有差别。另外,信息致害造成的人身伤害或精神损害依照有关赔偿法,当无疑义,但信息致害造成的纯粹经济上的损失或者机会利益是否应予赔偿,这应根据个案,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保护的旨意来决定。  相似文献   
24.
裴慧敏 《前沿》2005,(4):123-124
预约是当事人双方为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预约的理论基础即诚实信用原则,违反预约要承担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25.
污染环境刑事案件中对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以及客观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笔者主张严格责任原则不足取法,但应当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认定主观过错.同时,在排除有罪推定的前提下,适用环境民事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以使污染环境的犯罪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惩治,但也要进行严格限制适用.  相似文献   
26.
滕亚为 《探索》2005,(2):177-180
行政许可法第一次把信赖保护原则写入我国的法律,该原则对政府的行为有很大的约束,它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树立诚实信用的管理理念,政府决策要具有预见性、稳定性,政府行为应当正确应用撤回权的保留,政府财政应留专项基金支持信赖保护原则的实施;应当修改行政赔偿法,增加行政补偿的原则、范围、程序、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27.
针对高空坠物中加害人不明时的困境,《侵权责任法》第87条为受害人提供了救济,其立法意图值得赞许,但细究之下并不符合法律逻辑。同情弱者和维护公共安全只是关于制度目的的解释,却不足以支撑其正当性。该条款采用的制度路径实质上是行为推定,但行为推定违反了法律的基本原理。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或许要跳出侵权责任法,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28.
周微 《河北法学》2012,30(7):160-168
公害,作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正在给国民生活带来巨大威胁.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的证明具有科技性、间接性、积累性、长期性、潜伏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在此情况下,若固守传统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不仅会使诉讼陷入不必要的科学论争,而且也往往会因原告方无法证明事实因果关系的存在而使大量的公害犯罪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使受害者的权益得不到及时的救济,有损于公平正义的法制理念.因此,应当在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中引人推定.  相似文献   
29.
王书成 《法学家》2012,(1):42-51,176
香港"郑家纯等诉立法会"案的判决涉及"香港立法会的调查委员会是否有权传召当事人"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针对当事人提出的"立法会调查委员会越权"的主张,在进入司法审查后,法院面对的是如何选择具体的方法来进行审查。虽然从文本来看,香港《基本法》并没有明确赋予立法会的调查委员会以传召当事人的权力,但法院采取合宪性推定方法,认为《基本法》没有禁止立法会通过调查委员会来行使证人传召权,并判决立法会的调查委员会不存在越权情形。这种对立法机关持谦抑姿态的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形式文本,在本质上建基于《基本法》架构下国家不同权力间的关系维度,具有宪法上的正当性,并且对当下中国宪法方法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当然,香港立法会调查权的行使必须以《基本法》为依据,以香港特殊的行政主导制为基础,这又从另一面体现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谦抑。  相似文献   
30.
金慧祯 《法制与社会》2013,(20):244-245
近年来网购商品标价错误事件屡见不鲜,司法实践中对商家可否因商品标价错误而主张重大误解从而撤销合同争议颇大。本文以我国民法规定为基础,在对重大误解的认定以及对重大误解条件下责任范围的考量中,纳入了学理解释和国外立法经验,从错误的原因和错误的表现形式来划分责任的承担,并在系统分析后回归到我国现行有效的民法体系以紧密结合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