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79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现行宪法自1982年12月4日颁布以来,经过了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三次部分修改。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制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现行宪法的某些规定与形势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亟需进一步加以修订,与时俱进,以完善我国的宪政制度。也就是说,实践在发展,实践无止境,宪法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本市部分政治学、宪法学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谈谈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供有关领导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2.
19世纪末期,美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日渐增多。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们,在对案件作出判决的同时解释宪法,以使宪法在保持基本的价值原则不变的情况下,与社会现实的发展相契合。目前,中国也处于转型时期,宪法的修改过于频繁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应该充分发挥解释宪法的职权,在解决法律冲突的同时解释宪法,以期在法律秩序的稳定和法律的实效之间达到良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83.
宪法新一轮的修改再一次使国人关注宪法,修宪也再一次成为宪法学者们谈论的焦点。修宪后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但宪法学者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品质、气度、胸怀,这一问题最近经常使我心潮激荡、感念于怀。宪法是一座桥梁,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建造,宪政是漫漫长路,需要不懈地求索。中国的强盛之路应从制宪开始。这样,宪法在中国自始就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历史使命,仁人志士们的宪法创制不是为了民主,而是救国图强。这就注定了宪法学者一种沉重的历史重任。从此,中国的宪法学者的宪政理想、学术追求都系之以民族之复兴,国家之大义。我曾有幸…  相似文献   
84.
困境与出路:我国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登 《法学论坛》2003,18(4):102-105
目前 ,宪法修改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此次修宪 ,人们议论最多的是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系 ,这既是宪法的一个根本问题 ,又是与国际人权公约接轨的需要 ,也是世界各国立宪经验的总结。就我国而言 ,由于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不充分 ,因而应当入宪的公民基本权利较多 ,其中 ,当务之急 ,应将公民的生命权、财产权、知情权、公职权、迁徙自由权、公平审判权和生活环境权写入宪法。为此 ,本文对上述诸多权利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一张写着人民权力的纸",从产生,修订到实施,处处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除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议题外,另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对宪法修正案草案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二战后日本和平宪法为切入点,主要分析日本国内关于修宪与护宪的争议及其历史原因,并揭示日本修宪的态势及其背后的重要外因--美国因素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考量以及日美同盟的特殊关系来论证日本存在着不可遏制的修宪趋势.  相似文献   
87.
我国现行宪法是好的,宪法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但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宪法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与完善,应该修改而不修改,不利于维护其权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修改宪法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88.
宪法规定的应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国家的根本制度,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基本人权是宪法之核心问题.修宪的根本目的应是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完善,而非简单的政策复述.我国在人权保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权利保障长期遭受漠视,这与农民权利缺乏宪法的关怀密不可分.农民人权宪法保障的缺失折射出我国人权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必须紧紧围绕权利保障和权力约束进行修宪,确保修宪之正当性.  相似文献   
89.
日本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动向与不确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泉宣布的新宪法草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于宪法第九条第二项内容的修改成为焦点。但草案要成为正式宪法,也将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90.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委员会的设立,乃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如此重大的政治改革,不能缺少宪法的参与.改革的内容关涉国家的宪制结构,改革的进行也应做到于法有据,改革的成果同样需要借由法律予以固化.传统的宪法解释理论不能回应我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因此,必须要用修宪保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