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2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举证责任制度是一种源于罗马法的古老的诉讼制度。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制度有其独特的性质-举证责任倒置,它直接关系到行政诉讼法目标价值的顺利实现。因而笔者拟对举证责任倒置的现实价值及其法理依据,举证责任倒置的具体内容、确定性和程序保障机制等问题作相关探讨,以期有助于行政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2.
举证责任倒置是举证责任分配制度中的重要问题,是哲学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理在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问题上的具体运用。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没有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最高法院于1992年《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七十四条对此作出了初步的规定。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则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一、举证责任倒置的含义和确定理由。所谓举证责任倒置是指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不由其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而是由欲否定此主张的对方当…  相似文献   
113.
宋朝武 《证据科学》2007,15(1):145-153
本文阐明证明责任倒置是大陆法系特有的概念;继而阐明证明责任倒置与民法中严格责任密切相关,需要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共同协作;证明责任倒置是为了充分保护受害者而设立,应具有相应的广度;证明责任倒置问题也需要辨证考量,也需要充分关注证明责任倒置中的程序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14.
传统的行政法理论认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主要是复议前置与选择主义两种模式,本文提出了另外一种衔接方式,即为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倒置(诉讼——复议)模式,试图解决现实中不合理具体行政行为因为法院的受理之后又被驳回起诉的行政纠纷,能有一个救济的渠道,以期能给相对人的权利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5.
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在程序过程中的分配。在诉讼过程中 ,控方总是应当首先承担证明责任 ,而辩方则在控方之后承担证明责任 ,两者的关系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而且 ,在刑事诉讼中虽然有时会加重被告人的证明责任 ,但不存在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况。控辩双方的证明责任转换的关节点是法官证明评价的形成 ,这和控辩双方证明责任的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6.
宋朝武 《证据科学》2007,(6):145-153
本文阐明证明责任倒置是大陆法系特有的概念;继而阐明证明责任倒置与民法中严格责任密切相关,需要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共同协作;证明责任倒置是为了充分保护受害者而设立,应具有相应的广度;证明责任倒置问题也需要辨证考量,也需要充分关注证明责任倒置中的程序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17.
本文阐明证明责任倒置是大陆法系特有的概念;继而阐明证明责任倒置与民法中严格责任密切相关,需要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共同协作;证明责任倒置是为了充分保护受害者而设立,应具有相应的广度;证明责任倒置问题也需要辨证考量,也需要充分关注证明责任倒置中的程序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18.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国务院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患纠纷案件越来越多的浮出水面。不久前笔者代理了本市第一例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医疗纠纷案件,现联系这一案件向读者作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19.
在我国立法层面逐步建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背景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能否发挥预期的效果仍取决于在司法实务中的贯彻落实情况。通过分析W市法院近三年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实务中仍存在对非法证据的范围认识不统一、刑讯逼供、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的界定不明确、重复自白是否可采具有争议、程序性情况说明尚普遍存在等问题。在司法实务中正确贯彻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现对非法取证行为的一般预防功能,首先需要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树立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重的新观念,同时要着眼于我国刑事诉讼的现状,避免非法证据排除泛化。在具体操作上,要严格落实证明责任倒置原则,对控辩双方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实行不同层次的证明标准,辩方提供的线索或材料只需达到“存在非法取证的可能性”这样较低程度的证明标准即可,控方的举证则需达到“排除合理怀疑”这样较高程度的证明标准。对于有辩护人的案件,尽量保证在庭前会议中最大可能地解决非法证据排除问题,避免不具备准入资格的非法证据进入庭审,在法官主持下,控辩双方在庭前会议中达成的协议应当具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20.
正"汽车三包"规定出台后,消费者举证成为一个难题。现代生活中,消费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如果实行传统的"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让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消费者对汽车类的高技术含量商品进行举证,会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消费维权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