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吴俐 《湖北社会科学》2007,(12):130-131
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西思维方式在中西文化及汉英语言中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语言注重形式的连贯,多用连接词来衔接语句,具有形合特征;而汉语语言却依据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来顺畅语言,是一种意会式语言。这都是与中方思维注重整体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往往从人出发,而西方思维去擅长分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重视客体的缘故。  相似文献   
43.
科玄论战的主旋律、插曲及其当代回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正是洞察到张君劢论点中的这些缺陷,科学派当即对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针对张君劢鼓吹孔孟朱王注重内心修养形成的精神文明以及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对立起来的观点,丁文江径直反诘道:"懒惰的人,不细心研究历史实际,不肯睁开眼睛看看所谓‘精神文明'究竟在什么地方,不肯想想世上可有单靠内心修养造成的‘精神文明';他们不肯承认所谓‘经济史观',也还罢了,难道他们也忘记了那‘衣食足而后知礼节,仓廪实而后知荣辱'的老话吗?"[52]针对张君劢的寡均贫安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现在寡到什么程度,贫到什么田地,君劢研究过没有?那一年北方遭旱灾,没有饭吃的人有二千万人:卖儿女的也有,吃人肉的也有.  相似文献   
44.
随着我国新形势下刑事犯罪的不断升级,作为侦查谋略重要组成部分的谋略示形在刑侦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谋略示形渊源已久,随着时代的发展,谋略示形思想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并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本文紧密结合刑侦实践,论述了谋略示形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45.
中日文同形词形同义异问题是日语学习中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其中一些差异微妙的词,使许多日语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误。找出中日文同形词为何形同义异的根源,是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本文指出:古今汉误词义变化,汉语进入日语后的词义变化,和制汉语在汉字搭配上与汉语的不期而同,中日文中意译词的出现及相互交流,是造成中日文同形词形同义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6.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是“形备而实不至” ,没有形成各负其责而又相互制衡的机制。根源在于改制不彻底 ,股权结构不合理。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必须调整股权结构 ,坚持国有股减持。  相似文献   
47.
牟宗三先生的人性论有三层:最高一层是义理之性,是先验而纯粹的道德理性;较高层是气质之性,较低层是指饮食男女的生物本能之动物性。后面的两层统称之为生之谓性,是经验的实然的人性。牟宗三先生用自己的人性论思想对中国思想史进行了总结;并给予现代化,把西方"人是理性的动物"作了中国式的解读。  相似文献   
48.
现代化乃是一个世俗化过程 ,世俗化的进程总是以人的欲望的张扬为其特征。以现代化为特征的现代性存在三大隐忧 :一是意义的丧失和道德视野的褪色 ,二是在工具主义理性猖獗面前目的的晦暗 ,三是自由的丧失。“全球问题”和“人的物化”(或者说“异化”) ,与现代化进程存在着本然联系。然而 ,处于前现代化阶段的中国毕竟不能回避现代化的要求。因此 ,批判地审视现代性 ,成为时代的必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正是这一审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一般认为蕈形泡沫的出现是溺死尸体的特有征象,是生前形成的一种生活反应,对确认是否为生前溺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形成原因是:在溺水的过程中,由于冷水刺激呼吸道粘膜,粘液分泌亢进,粘液与溺液、空气随剧烈的呼吸运动互相混合搅拌,形成细小均匀的泡沫,充满呼吸道,死后自口鼻外溢所致。但从有关报道[1,2]及接触的案例看,有机磷中毒、颅脑损伤、失血性休克、扼颈等致死均可出现蕈形泡沫。现结合4例案例分析不同损伤死亡后口鼻蕈形泡沫形成原因。案例1李某,女,32岁,因家庭纠纷服敌敌畏死亡。尸检见尸斑显著,呈暗紫红色;腓肠肌和肱二头肌显著挛…  相似文献   
50.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较大。汉语以意合法(parataxis)为主,无论词素组成词,词构成词组,词组组成句,联结手段主要不靠语法制约,而靠语义,语义的决定作用较大,语符表层服从于语义深层和语用修辞层的调动,语符的自足性较小。相反,英语以形合法(hypotaxis)为主,语义的决定作用比汉语要小些,语符虽服从于语义、语用的调动,但其自足性较大些。这种差异要求在两种语言转换中必须运用熔铸技巧。熔铸是翻译单位上升的翻译法。从大量英汉翻译实践中得出结论:大量的熔铸是在词组级上完成的。近来词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的重视,越来越明显的共识是词组在句子中占核心地位。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组构成有其共性一面,亦有个性一面,其个性一面要求使用熔铸。词组中词与词的修饰关系会产生内涵意义(connotation),在翻译转换中,这种内涵意义也要求适当运用熔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