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81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9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侦查假设是侦查思维的基本载体和方式,侦查实践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侦查假设。同时也正是侦查假设这根思维链条,将侦查实践中的每一方面和环节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侦查假设的运用贯穿于侦查工作的始终。正确的构建侦查假设可以为侦查工作指明方向,促进侦查工作的发展和深化,因此,对构建侦查假设所常用的几种逻辑方法加以研究探讨,对侦查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人性的多样潜能和普遍的自利追求是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然而,自由与幸福维系于此,其最大的敌人也潜藏于此。人类的历史根系于人性。在现实社会中,人性假设则构成了政治制度创设的逻辑前提。错位的人性假设将导致制度价值的错位,进而导致制度的无效。因此,合理的人性假设基础是政治制度创设的根本,也是制度执行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43.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会计理论中相关概念定义等已不能对其内涵做出完整的解释,而需要给予重新定义或对其构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4.
劳务出资是指股东以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劳务作为出资取得股东身份。我国公司法修订后,劳务出资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众多学者对此各抒己见,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文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法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从理性人假设、博弈论分析、守法成本等几个方面对劳务出资的合理性、运用法律对劳务出资进行规制的必要性和劳务出资法律规范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45.
黄永新  郑友强 《前沿》2010,(16):80-83
在我国农村经济研究中,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特殊性及多学科参与研究,农民理性假设一直饱受争议,至今仍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本文首先从弗里德曼实证研究角度探讨经济学中理性假设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其次从方法论视角审视国内外关于农民理性之争,分析在特定社会、文化、制度及多学科研究情况下坚持理性农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6.
王颖超 《唯实》2010,(11):29-33
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不能仅仅从单个管理方法去学习和理解,而应该放入整个的西方管理史中加以透析。通过对人性和管理理论的具体剖析,可以发现,西方管理制度高效的原因在于准确剖析了多元化的人性,采用多元化、权变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寻找到一种普遍有效的管理模式,而是应从中国面对的具体问题和实际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7.
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学领域中的应用性与适应性问题一下以来备受关注,尤其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与挑战。本文分别从自我利益与理性行为两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这一假设进行了限度分析,并评述了公共选择理论对此所给予的积极回应——提出了改进中的新经济人假设。进而得出公共选择理论只是部分地而不是全部地解释所有政治现象的结论。因此,应该由政治学理论的某些部分来完善与补充。  相似文献   
48.
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我们:“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这可以看作是对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认识的深化。要想使这种精神落实到企业经济转型中,将管理方法建立在劳动者具有可资开发的智力资源这一点上是必要的,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要不要确立相应的人性假设?在企业当前的经济转型中,是否需要进行人性假设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49.
“鲁迅活着会如何?” 按照现在有些时髦的“颠覆主义”立场,这样的设问,本身就带有神化鲁迅的倾向,显示鲁迅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话语霸权”。倘非如此,为什么不假设别的什么人,而偏要假设鲁迅活着会如何呢? 从这“颠覆”的立场上看,我读到了颠覆者无可奈何的心态。鲁迅的存在,强大到这个地步,以至于“颠覆”者自身也无法取而代之。现代中国人无可改变地被投射了鲁迅的影子,鲁迅成了知识分子无法回避的思维起点。阿Q、闰土、祥林嫂等形象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即使想“努力排斥”掉,也无法收效。 假如硬要对知识…  相似文献   
50.
审计假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审计假设基本定义和内容的论述,阐述了审计假设的作用,从而说明审计假设的应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