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73篇
中国共产党   321篇
中国政治   480篇
政治理论   205篇
综合类   2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杨琪 《理论导刊》2008,(2):113-115
"能近取譬"的方法是孔子首先提出并应用于道德教育领域的.这一方法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同类相推、综合比较和异类比德,主要功能是对事件做定性分析,给出基本性质上的判断和比较,为人们的行为决策提供参考."能近取譬"既有利于开展启发式的道德教育,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群体,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2.
作为古代西方和东方教育的代表,古希腊教育思想是近代西方教育思想的萌芽,它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它系统完整,兼容并收,深深影响了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传统教育和古代社会的发展。古希腊教育思想标志着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开端,中国先秦儒家构建了庞大的教育思想体系。二者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上具有明显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73.
“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半窑户,赢他随路唤都昌。”“陶阳”是景德镇的别号,清代龚拭在《景德镇陶歌》中如此赞美这座千年瓷都。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上没有瓷字,因而古人论瓷多不称瓷而称陶。景德镇的陶瓷业始于汉代,距今已有1700年。北宋景德元年,真宗帝在这里设置官窑,瓷器底款为“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174.
儒家思想是以“礼”为中心,用“礼”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虽然孔子时代湮没久远,但儒家思想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在当今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中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深入研究儒家“礼”的思想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将有利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5.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深入挖掘儒家伦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发现其“天人合一”、“重义轻利”、“仁者爱人”的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76.
试论中国人的“关系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关系本位"的社会,这是儒家经典积淀的结果.本文将这种"关系取向"定位为"关系理性",并在韦伯的理性框架内,将"关系理性"理想类型地划分为价值型"关系理性"和工具型"关系理性".进而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中行动者的行动遵循价值型"关系理性"的原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种价值型"关系理性"在市场导向的社会转型中,逐渐迂回地成长为了一种工具型"关系理性".  相似文献   
177.
道家和法家法律思想中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道家法律思想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无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在老庄思想中,减少干预、减轻剥削、法律宽和、司法公正及顺应自然等均表达了"无为"的含义,也都体现了某种和谐精神.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和韩非均强调只有法治才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富强的基本途径,他们对法治作用的重视,特别是他们强调实施法治要求君主与各级官员必须带头守法、秉公执法、信赏必罚、司法严明、谨守公平原则,并要求严格治吏、循名责实,把官员守法与社会和谐密切结合,对我们通过法治手段建设和谐社会都有参考价值.道家、法家与儒家一样,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均是高度和谐的社会,只是他们为和谐社会的实现而设计的途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8.
中道思想是世界各大文明共同关注的思想之一,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对其都有精辟的论述。从二者之间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对这一共通思想论述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从而更好地理解二种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消除文明间的对立和隔阂提供思想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9.
众所周知,经过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法家全盛的秦朝,在汉代儒家思想占据了主流的思想地位,并继而成为以后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法律作为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汉代也因此而出现了儒家化的趋势.本文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必然选择,文中将从儒家化的历史选择过程来说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0.
王栋  庞海珍  侯秀芳 《法制与社会》2010,(15):172-172,174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正以及中和的思想,主张人的身心和谐,对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