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72篇
中国共产党   319篇
中国政治   479篇
政治理论   205篇
综合类   2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几千年来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一生孜孜不倦、苦苦追求。他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政治主张、治学理念、为人师表都赢得亘古不绝的赞誉。本文从6方面谈一谈他杰出的治学精神。第一,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治学品格。孔子生活的朝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一个礼崩乐坏、新旧交替的时代。在这种环境里生存充满了  相似文献   
42.
孝的含义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其面世以来,备加尊崇,影响远至日本、朝鲜等邻国异族。孝道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之一。《孝经》一书,共18章、1861字。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深刻。《孝经》以孔夫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进行了全面、深刻、精彩的论述,揭示出社会上各阶层人士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43.
石锐钦 《前进》2012,(5):52-5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并提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可见,反腐倡廉,教育为先.  相似文献   
44.
叶茂 《廉政瞭望》2012,(7):20-22
中国人有没有信仰的基因?追问信仰这个话题,也使得我们得以一个中国人的名义,一边记录今天,也一边回头看看这个国家的过去。其实,若从"中国"二字来看,本来就是一个含有信仰意味的词汇。中者,天地四方之交汇也;国者,天地四方之苑囿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相似文献   
45.
汤婧 《学理论》2012,(28):150-151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语》中的君子人格被视为儒家理想人格。本文以另一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为切入点,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解读《论语》,进一步了解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养成和理想追求,由修身而化成天下,对现代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健全自己的人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从最近十余年来围绕儒家血亲情理精神展开的学术争鸣中,可以引申出来的一个更深层面的伦理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可以为了维系"慈孝友悌"的血缘亲情,不惜违背孔子自己原创性地确立起来的"志仁无恶"的道德标准,突破正义底线而从事坑人害人的邪恶行为呢?通过解开这一难题克服孝仁之间的深度悖论,对于儒家来说具有思想维度上的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7.
正据澎湃新闻9月25日报道,9月24日上午,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同时这也是习近平继去年11月参观曲阜孔庙并发表讲话、今年"五四"到北京大学牵手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之后,第3次与孔子和儒家亲近的"大动作"。这一系列的高规格纪念活动背后,透露着中共执政理念的动向。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从"文革"到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8.
生命的存在是教育的基础,生命价值的实现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其过程中儒家生命观具有丰富的生命伦理思想,不仅是中国稳定社会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人自古便崇尚生命、重生爱物、刚健有为的文化根基。重生爱物,是儒家生命观的价值基础;自强不息,是儒家生命观的内在价值;死而不朽,是儒家生命观的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49.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儒家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最深。君子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君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人格标识。君子人格中含有"立德树人"的传统,与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一个可学可鉴的完整体系。弘扬和培育现代君子人格,符合当代文化发展的潮流,有助于解决当代大学生人格培育中的现实问题,可以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50.
张荣明 《理论学刊》2013,(2):99-103,128
如何安邦治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彼此之间在若干核心问题上激烈争辩。实践表明,不同主张各有利弊。注重道德和关爱并实施以人为本的策略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但潜在风险是国际竞争力和应对国外威胁的实力下降;注重法律和利益并实施以物为本的策略有助于富国强兵,但潜在风险是国内人群矛盾激化和社会不稳定。汉代以后的政治策略是这两种主张的整合,它带来了中古社会长期的繁荣和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