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7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能主义政治与后全能主义社会的国家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能主义政治是20世纪中国政治的一个明显特色。全能主义政治的产生直接根源于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全面危机 ,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必将走向终结 ,而被国家与社会的适度分离、遇事谈判的二元政治形态所替代。因此 ,如何以新的理念构建后全能主义时代的国家形态就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键。一、全能主义政治 :界定及特征全能主义政治是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一个明显特色。全能主义(totalism)与集权主义(totalitarianism)是不同的概念 ,它指“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  相似文献   
72.
政府职能重塑与政府自利性的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自利性是政府的重要属性。本文分析了政府自利性的基本表现,指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职能失范是政府自利现象发生的基本原因。减少政府自利现象,关键在于重塑政府职能,构建政府自利性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3.
俄罗斯国家治理模式的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于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制度转型,彻底改变了原苏联高度集权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并促使政府、市场与社会各自内部的制度结构以及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发生了剧烈重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虽然一度对其社会经济发展有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推进其固有的弊端凸现出来。当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解体之后,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构建就提上议事日程。虽然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模式进行了长时间的边际性调整,但只有到普京执政以后,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模式的重大调整才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4.
向仁富 《前沿》2010,(8):136-13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妇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掀起了一场新的争取权利的斗争,争取参政权①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广东作为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妇女们在争取参政权方面则更具特色,一方面在理论上展开了热烈讨论;另一方面,在国民党、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受传统国家主义集体主义的影响,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5.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社会思潮的主流是古典自由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主义逐渐抬头。现代西方社会,政治上出现了两种改良的思潮: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在欧陆国家,政府具有较大的权力,负有较广泛的职责。在英美国家,政府权力相对较小,职责范围较为有限。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应是建立"小"而"强"的政府。  相似文献   
76.
孔繁斌 《湖湘论坛》2009,22(5):105-108
全能政体下的政策过程,是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过程,包括议题选择的政治动员,表现为精英操控代替公众价值;对政策认同的政治动员取决于高效的压力体制和发动群众运动。在我国全能政治发展阶段中,政治动员曾经成为国家治理中政策过程的主要机制,转换这种治理模式,需要进行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7.
侯建明 《长白学刊》2008,(2):120-122
大革命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主义派别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通过论争,沉重打击了国家主义派的嚣张气焰,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并逐渐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但是,在当时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十分有限,在批驳国家主义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78.
79.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金融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同场竞技乃至全面角逐已是在所难免。由此引出的分业与混业两种经营模式的选择问题显得尤为引人关注。本文在简要阐明引入混业经营机制的必要性的前提下,详细分析了几种混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了它们的优劣。  相似文献   
80.
胡照青 《中国发展》2007,7(4):41-46
世界各国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制度设计不尽一致,大体可概括为“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该文以银行业为例,通过对几个发达国家银行业实行混业经营制度的介绍,揭示了采用“混业经营”是当前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之后,正逐步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目前,中国不仅在立法上逐步肯定了混业经营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合法性,而且还在实践操作中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试点,逐步实现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