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511篇
中国政治   97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山东八路军没有参加百团大战,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百团大战的直接目的是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和进攻西北的计划,加上山东是新开辟的根据地,当时山东八路军的主要任务是"以发展为主".所以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八路军总部没有将山东划入战区.山东党政军领导人在是否主动参战问题上意见也不一致,115师政委罗荣桓力排众议,反对集中兵力作战,主张继续以游击战为主,使山东八路军没能主动参战.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开始后,为扩大战果,八路军总部曾要求山东八路军进行大规模破袭作战,但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这一计划最终没能实施.  相似文献   
122.
曾经战斗在平北地区的著名抗日英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团长白乙化,壮烈牺牲已经66个春秋了。但是,白乙化烈士的英名和八路军十团的辉煌战绩,却依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白乙化,1912年生于辽宁省辽阳石场峪村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他七岁开始上学,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升入东北讲武堂步兵本科。1930年,他离开讲武堂赴北平弘达中学继续补习中学课程,同年秋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1931年,他积极参加反帝学生运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北平学生反帝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他满怀激愤,…  相似文献   
123.
颜梅生 《传承》2009,(13):25-27
曾克林是我党率军进驻东北的第一人,是抢占东北的"先锋官",为我党与国民党争夺东北战略要地完成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4.
1941年4月,我由八路军120师民运科长的岗位调回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担任区党委秘书长、绥西副专员。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大肆武装侵略我国,实行"以华制华"、"分而治之"的政治策略。侵略者每到一地,千方百计收买、培植汉奸、卖国贼,组织伪军,收编土匪,并且笼络豪绅地主,成立伪政权和伪组织。在政治上实行欺骗性教育,宣传"日本人来中国是为了剿匪,保护东亚和平,建立新东亚秩序","只有消灭共  相似文献   
125.
武文笑 《传承》2012,(3):8-9
左权对身边唯一的一名士兵说:“撤!”于是两人撤向山坳口,左权拔出手枪向敌射击,他专打日军官佐,造成日军的混乱和惊慌,而在慌乱中又分散着敌人的火力。那名战士也是神枪手,枪一响,日军不是人仰就是马翻。当时身为八路军前敌指挥部三号首长的左权,就这样指挥着一个战士,抵挡着300多名日军。  相似文献   
126.
抗战时期,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为解决河北问题,曾赴重庆与蒋介石会谈。所谓“河北问题”,是指1938年9月15日,国民党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钟麟进入南宫,为抢夺八路军的政权和地盘,不断制造反共磨擦事件。由此,在冀南掀起了磨擦与反磨擦的激烈斗争。  相似文献   
127.
刘意 《党的文献》2019,(1):117-12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赋予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新的内涵,"太行山上的铁的子弟兵"在晋察冀边区广泛流传,是"人民子弟兵"作为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代名词的重要渊源之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政治报刊和政治教材对晋察冀边区"子弟兵"内涵给予界定,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是边区的子弟兵。抗战年代边区老百姓口述和以"子弟兵"为主题的抗战歌曲,彰显了"子弟兵"内涵的人民诉求,反映了边区子弟兵的优秀和军民一家亲的血肉联系。考察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意蕴,启示我们,今天人民要获得群众由衷认同,构建强军兴军生命线,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28.
129.
作家邢野是天津人,出生于1918年2月11日。邢野写过不少剧本、歌词,还出版过几本诗集,但他最有影响的作品乃是由他担任编剧之一的故事影片《平原游击队》。这部电影1955年公演,当时直至以后发行量极大,影响长久不衰,到"文革"时期更是家喻户晓。原因并不全在于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而在于其历史背景。作者经历与生活原型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还在读中学的邢野就参加了抗日活动。时值第二次国共合作之际,邢野参加了由郭沫若、田汉组织的抗日演艺队,后经八路军办事处介绍。  相似文献   
130.
杨奇 《春秋》2015,(2):28-30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以重兵三路进攻华北。12月底,日军派兵进驻山东,青岛、济南等相继沦陷。日军很快占领了山东大部分城市和交通要道,并开始向乡村渗透,妄图蚕食山东。与此同时,在华北抗战的国民党军队接连失利,向南溃退,山东危在旦夕。1938年9月,毛泽东提出"派兵去山东"。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带领下,挥师东征,渡过黄河,挺进山东,经过浴血奋战,一次次粉碎了日军围剿的图谋,最终成功进行了绝地大反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