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6篇
法律   267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79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私了”案件是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或其家属,以给予被害人一定的经济补偿为条件,而要求被害人不报案或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情况。目前,案件“私了”在农村比较突出。案件“私了”,在一定程度上使当事人的私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减少了司法机关的工作,避免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同时,案件“私了”也产生一些弊端,如对依法应当公诉的案件,当事人双方通过“私了”解决,势必丧失了国家公权力的保护,缺乏法律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可见,案件“私了”和公诉权的行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司法实践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2.
公权力的表现形式及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机关行使的公权力,其表现形式是法定的,只有符合法定形式,才具有法律效力,在诉讼或仲裁中才能当证据使用。国家机关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不采用法定形式,而是以证明材料、说明书等形式证明某种事实,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这对国家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出了更加严格、严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3.
<正>海口一个6000多套限价房项目仅销售给公务员,房价约为每平方米3000多元,远远低于周边的25000元的普通商品房价格。6月22日,海口市直属机关事务管  相似文献   
64.
颜明 《中国审判》2010,(8):45-45
在公权力中有一种很特殊的权力,那就是对刑事犯罪的追诉和裁决权,它被一分为三进行专属配置,分别为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侦查权、检察机关的公诉权和法院的审判权。三机关分置,权力分属,这样就产生了三机关行使权力的关系问题。对此,权威说法是公检法办理刑事案件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相似文献   
65.
目前对于医生处方权的法律属性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本文从分析权利、权力的性质出发,结合医生处方权的取得、所指向的客体及其所处的基础法律关系性质的分析,认为医生处方权应属于私权利。  相似文献   
66.
小非 《廉政瞭望》2009,(5):38-39
他在网上贴出“河南灵宝老农的抗旱绝招”一组照片,影射当地政府违法征地,随后遭遇跨省追捕,被拘留8天。由此引发诸多讨论: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如何实现和保护。手握公权力的政府该如何面对质疑,该怎样对待民情民意……  相似文献   
67.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和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复杂化,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群众关注的热点、各种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社会上的突发事件等,一经网络传播,立即就会引起网民关注,形成网络舆情热点。面对突发事件,各级公权力机关如何及时收集网络舆情热点,研究其形成和发展规律?如何迅速了解和把握网络这种新型信息载体的脉搏,及时回应公众的疑问?如何依法依规向民众提供最新、最快、最全的真实信息,引导舆论,掌握主动,消除谣言和误解,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相似文献   
68.
高斌 《政府法制》2009,(16):4-6
6月17日至6月20日,湖北省石首市发生因一酒店厨师非正常死亡导致的数万群众围观起哄、围堵道路事件。6月20日上午至夜间,部分群众多次与警察发生冲突,致多名警察受伤、多部消防车和警车被砸,此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事件。中央电视台6月25日《新闻1+1》节目播出的《石首,为何再度“失守”?》,  相似文献   
69.
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规定或认可公民的私权利,使公民获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法定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使以不妨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国家的公共利益为限度。相对于公民的私权利,国家的公权力显然更强大和更权威,而且更容易导致公权力的行使主体有滥用权力、超越权力、权力腐败等不良倾向。因此,法治社会需要设置有效机制对公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保护公民的私权利。  相似文献   
70.
刘艳红 《法律科学》2008,26(4):112-120
我国行政刑法对行政犯罪的分类研究尚局限于刑法对其法益类别的规定,而忽视了行政犯罪的行政违法属性对其分类的意义。由于行政犯罪的主体不同决定着行政违法的性质和内容也不同,故宜以主体为标准将行政犯罪重新分为公权力主体行政犯罪、国家公职人员行政犯罪和管理相对人行政犯罪三类。新的分类符合行政犯罪自身的规律和特性,有助于行政犯罪的认定和适用及行政犯罪研究体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