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8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96篇
工人农民   95篇
世界政治   3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0篇
法律   5020篇
中国共产党   1616篇
中国政治   3909篇
政治理论   1189篇
综合类   2234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1136篇
  2013年   1100篇
  2012年   1299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274篇
  2009年   1178篇
  2008年   1264篇
  2007年   896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641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50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游国立  周清 《唯实》2006,(6):32-3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其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更丰富,旗帜更鲜明,语言更犀利,更具有针对性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72.
覃正爱 《唯实》2006,(1):21-2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立党为公”的“公”,除公共目标之“公”外,必须包括程序性之“公”,而“执政为民”的“民”,在现时代更多地应该是“公民”。  相似文献   
73.
李有军 《人权》2006,5(3):10-11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民人权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有目共睹。为此,我们采撷了一组文章,从不同侧面分两次对中国人权状况作一扫描。  相似文献   
74.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依靠群众”原则是政治话语在法律上的体现,表明我国法律尚缺乏应有的自治性。它也无法在具体的诉讼实践中操作应用,又不可避免地流于空洞化。建议以“公民参与”来代替“依靠群众”原则。  相似文献   
75.
76.
试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献勇 《河北法学》2003,21(3):105-108
从界定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入手,综述了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问题的立法和司法状况, 并就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了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7.
孟未 《中国工运》2007,(11):51-52
38.地方总工会常务委员会组成?地方总工会委员会选举主席1人,副主席、常务委员若干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同级总工会委员会主席负责召集。各地方总工会常务委员会在同级总工会委员会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  相似文献   
78.
龚小夏 《南风窗》2007,(14):76-78
只要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和政治自由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国,就很难避免这个号称"美国后院"地区的人民设法移民到这里来。如何将他们吸收到美国社会中而不是将他们排斥在外,是对美国人的一个大挑战。  相似文献   
79.
黄小育 《行政与法》2007,2(11):100-102
违宪审查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法律制度,是依法治国,实行宪政的重要保障.我国虽然在法律上也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但受发展阶段的影响,还存在较多不足,无法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吸收和借鉴域外违宪审查制度的经验,完善我国相关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0.
一、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问:俞教授,您好。近来,“公民社会”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热门话题,但许多人对这个概念的涵义并不十分了解。作为国内较早研究公民社会和民间组织的学者,您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公民社会”?俞可平:公民社会是一个外来语,其最初的译名是市民社会。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市民社会、民间社会和公民社会都是对同一英文civ-ilsociety的不同译法,但在中文语境中,它们之间在某些细微的区别。“市民社会”是最为流行的术语,也是对civilsociety的经典译名,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译。但这一术语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