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03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北方法学》2021,(2):146-160
关注公法上无因管理,不仅可以解决公共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而且还可以提升公法学的理论品质,进而为我国行政法总则的科学立法提供知识。所谓公法上无因管理,是指未受公法委任、并无公法义务,而为他人管理公法事务。公法上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可以概括为三项内容,即管理他人的公法事务、无公法管理义务与为他人管理公法事务。正当化功能与衡平功能是公法上无因管理的主要功能。公法上无因管理与职权法定和法律保留并不矛盾。从一个主体为另一个主体消灭或者履行公法义务的可能性来看,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即私人为公共主体、公共主体为私人与公共主体间公法事务的管理。未来我国行政法总则立法,可以考虑将其设置在公法责任内容之内。  相似文献   
22.
张力 《河北法学》2011,29(3):168-175
在俄罗斯土地法中"土地"首先是极为重要的自然环境组成部分、是作为俄罗斯境内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是公法客体与公共利益的载体,其次才是民法中所有权和其他私权的客体——"地块"。任何"地块"总是广袤不可分的"俄罗斯土地"的组成部分,这确立了其土地法中公共性原则对私法权利的无遗漏、严格的指导与约束地位,防止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土地改革的过度市场化。  相似文献   
23.
2011年7月18日,刚一上班,如往常一样,我走到书记员的桌前翻看新收的案件,准备根据案情安排工作。整齐堆放的案卷中,一份起诉书中的附录引起了我的注意。“芝芥三诉,岂非所愿?愧耗公法,惶恐难安。  相似文献   
24.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也具有着灿烂的法律制度。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与西方大陆法系传统法律的截然不同的法系。而公法与私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分类,其最早由罗马人提出。本文指出从这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史实我们可以概括的说:"中国传统的法律是具有公法性质的法律,而西方大陆法系传统法律是具有私法性质的法律"。  相似文献   
25.
蔡建军 《党课》2014,(8):70-72
当私情遭遇公法时对于一个为政者来说,倘若让私情淹没了公法,最终淹没的可能是他的自身。东汉时的苏章的风度在才气、在仪表,更在其正直的品质和公正无私的节操。一个人只有从内到外散发出高山仰止的领导风范,才能穿越千古、令人仰慕。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强制拍卖性质的公法说为基础,对拍卖当事人及法律效果作进一步探讨,以期完善强制拍卖制度。  相似文献   
27.
潘淑 《学理论》2013,(17):131-133,138
我国现行的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是一种以商标法保护为主导但同时存在专门法保护的模式,由于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许多差别,对于地理标志保护在现实中存在诸多不适,致使在立法上与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使得有必要对地理标志进行界定,并了解保护的价值属性。基于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差异性,应明确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重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8.
刘真珍 《法制与社会》2011,(23):156-157
我国公私法两分的形式主义观念忽略了对契约类公法行为的理念与制度的建构,导致了实务中立法与司法上的种种混乱。本文从我国行政合同的各种案例中,总结出民事审判庭与行政审判庭审理中各自的缺陷以及导致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的问题。民事审判庭不能通过"概念转化"的方式解决合同中行政优益权的行使,合同涉及的公共利益的保护,合同"相容性"的判定等问题;而行政审判庭的审理在存在借鉴私法规则技术的需要,也面临着技术匮乏,能力不足,判决类型有限等问题。本文认为,研究"契约类公法行为",总结出此类统一公法行为制度的特质与技术,为审判实务提供可行的理论资源,是回应公私法交融的现状的需求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9.
张书乐 《法人》2011,(3):50-51
通过银行的资助,以知识产权做质押来壮大自己的财力,扩充企业,将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