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08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陈媛 《法制博览》2014,(2):38-40
惩罚性赔偿制度因与现有的法律制度存在冲突而饱受争议,这些冲突的存在表明我们还未能把握该制度的根本性质,因而不能很好地解释冲突产生的原因。从公私法划分、民法基本理论以及法律部门归属的三个方面予以分析,探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根本属性,通过与民法制度的层层剥离,发现惩罚性赔偿与经济法存在着天然的契合,具有经济法的属性,并最终得出结论:惩罚性赔偿应当归属于经济法范畴。  相似文献   
62.
公、私法的划分肇始于西方,因其契合着人的公共性和个体性而得以延续和广泛应用。公法因社会生态的不同而演变出宗教、道德、法律等不同的表现形态。公法在中国是伴随着共同体的形成而生成的。近代以前,由于公共利益遮蔽了个体利益,道德始终占据着社会的主导地位,公法在中国一直以道德的形式存在着。近现代后,社会生态的变化使得利益多元化逐渐生成,公法在中国逐渐由道德向法律转变。当前公、私法之间愈来愈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宪法的彰显是公、私法划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使公、私法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公法在宪法整体性的协调下,已呈现出自足与互助的同构。  相似文献   
63.
与私法诚实信用原则内涵相同,公法诚实信用原则也包含善意、信用和利益平衡三方面内容。而基于公法的特殊性,公法诚实信用原则又必然有不同于私法之处。本文即从这方面入手,对公法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4.
郑锡恩 《传承》2009,(24):168-168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国际法上的经济关系,又包括国内法上的涉外经济关系。既有纵向的关系,又有横向的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独立法律学科。  相似文献   
65.
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即"用人单位所定的职工必须遵守的规则",具有预先设定性、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拥有充分的人事管理自主权。  相似文献   
66.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国际法上的经济关系,又包括国内法上的涉外经济关系.既有纵向的关系,又有横向的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独立法律学科.  相似文献   
67.
黄白 《法制与社会》2011,(24):50-51
201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正式施行。这部《侵权责任法》,首次将“惩罚性赔偿”这一概念写入我国法律制度中,标志着这一英美法系的制度在我国的引入更进一步。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一般补偿性赔偿所不具备的功能,各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民法对待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态度也由绝对排斥向有限接纳转交。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有必要性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68.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成本补偿政策后,高校内部管理行为开始进入司法审查的视野。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完善高校管理、保护学生合法权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学生的权利应包括:公法上的权利和私法上的权利。  相似文献   
69.
浅论动漫形象商品化权的法律保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培 《法制博览》2015,(3):61-62,40
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动漫形象商品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对由此而产生的权利即动漫形象商品化权的保护也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本文主要对动漫形象商品化权这一发展中的新兴知识产权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应针对动漫形象商品化权建立以《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和其他法律全方位保护的综合法律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70.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问题是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理论基础,它关系到研究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学界广泛接受的是公私法结合的模式,并从主体、客体、属性、特点、涉及利益关系、价值取向等方面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得出了无法单一地利用公法或私法对它进行保护的结论;学界讨论的另外一个焦点是在私法领域内利用知识产权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主要有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支持者可分为两类,一种观点主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依靠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另一种观点主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知识产权法制度中适合的部分要利用,不适合的则另用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