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6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48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84篇
世界政治   3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3篇
法律   7081篇
中国共产党   2497篇
中国政治   3774篇
政治理论   1140篇
综合类   354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1111篇
  2013年   1070篇
  2012年   1157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1226篇
  2009年   1277篇
  2008年   1501篇
  2007年   1223篇
  2006年   1118篇
  2005年   997篇
  2004年   1151篇
  2003年   1019篇
  2002年   826篇
  2001年   687篇
  2000年   643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论规制市场监管者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权力分工或者权力划分理论,政府作为国家管理社会文化经济事务的公共代表,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事务,这是无庸置疑的。在我国政府管理与规范市场的活动中,就市场资格、市场运行、市场秩序、市场走向以及特定的市场交易行为过程而言,无论是专业市场还是一般交易市场,监管者的权力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但是,当监管者行使监管权力偏离法律的正当预期时,对监管者的规制就成为一项不可或缺而且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2.
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与法治的要求相差甚远.明确科技证据法的概念和特征,是科技证据立法的前提.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应当坚持科技证据的运用必须符合人权、伦理要求以及恢复科技证据之证据本色的科学理念,并遵循及时性、协调性以及适度鼓励科技证据运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3.
樊明伟 《党课》2007,(6):32-36
中国共产党现在是有近350万个基层党组织和7200多万名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的统—整体。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党的肌体中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相似文献   
114.
远东石油管道建设方案"泰纳线"已然尘埃落定,回顾远东石油管道之争,可以说这是俄罗斯主导的一场能源外交博弈,显示了俄罗斯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原则,也凸显了其中俄的外交取向.  相似文献   
115.
“不方便法院”原则是一项从“出生”就遭受异议的制度。各国学界、司法界对其褒贬不一。那么在争议持续的今天,在国际民事诉讼日益复杂的今天,我国应否引入“不方便法院”原则,以及如何设计这一制度则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难题。笔者认为:“不方便法院”原则在中国是有其“生长”空间的。在借鉴外国经典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革新使其能符合中国的“水土”。只有做到了尊重现实、有扬有弃、博采众长,“不方便法院”原则才能在中国得到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6.
王岩 《行政与法》2005,(5):98-99
约定优于法定是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消费合同中,这一原则受到了挑战,完全遵守这一原则会形成合法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重新审视这一原则,适时地赋予约定优于法定原则新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文章在探究了约定优于法定原则之后提出在消费合同中应当推行约定有利的原则,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7.
传统上,法律冲突的解决总是与国家主权原则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从根本上对传统主权国家之间规范权力的分配提出挑战。国际私法中非主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1、在非国家层面上更多的规范选择;2、法律的统一化运动;3、全球法律的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8.
社会服务承诺制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体现政府、公营部门与公众密切联系的有力举措.要从理论的高度深刻认识其实行的必要性.实行该制度仅仅是开始,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9.
张民安 《中外法学》1997,(2):112-115
<正> 出卖人就其出卖的产品或建筑物所存在的隐蔽性缺陷对买受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是法国民法的原则性规定原则上讲,出卖人仅对与自己有直接契约关系的买受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对契约关系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承担此种责任,即便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因出卖人出卖的隐蔽瑕疵而遭到损害,他也不能对瑕疵产品的最初出卖人主张契约法上的效力。这既是契约效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契约相对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民法和英美判例法中,契约相对性原则虽然正在被逐渐动摇,出现了德国法上的“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美国法上的“利益第三人担保责任”和法国法中的“契约性聚集”等制度,使契约之保护力延伸到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适应法律的此种发展趋势,法国司法改变传统法国民法关于瑕疵担保责任仅在契约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的观念,以判例的方式确立起瑕疵产品或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从法律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和现实的价值判断的双重目标出发,重新构造了物权变动的模式。认为物权变动过程是一个有机的过程,除承认区分原则外,还要承认物权合意的客观存在,物权合意以债权行为为基础,切充斥于整个物权变动过程。又从微观的角度以无权处分、所有权保留、不当得利为视角,分析了新型物权变动模式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