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1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617篇
中国共产党   197篇
中国政治   508篇
政治理论   84篇
综合类   57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531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891.
美国的法律援助体系相当发达,这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最早的法律援助组织出现于1876年的纽约。当时,德国移民组织“德国人社团”在德裔穷困执业律师和威斯康星前州长的帮助下,成立了为德裔穷困移民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  相似文献   
892.
犯罪构成是指犯罪成立的条件,因而又称为犯罪构成要件。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的证明存在很多制度层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也构成了对当事人诉讼及实体权利的威胁。应当通过对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的重新认识,在程序方面改变现有的证明制度;对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等问题做出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893.
李成 《法制与社会》2012,(30):70-71,74
《公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赔偿之所以采用过错原则,是由于公证的局限性,公证员并不能保证公证活动不存在任何的错漏。如果公证员已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整个工作过程不存在过错,对于此类情况下发生的错误公证,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不承担责任。近年来公证行业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和诉讼纠纷不断,值此司法厅在全省公证行业开展质量事故"零容忍"活动之际,本文在案例评析的基础上对公证员的职业审慎义务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同行警觉,防范质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4.
赵栩 《法制与社会》2012,(30):126-127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中有关于"合理"的规定。"合理"的含义是对某一事项的说明达到一定的程度。"合理"的性质是有关证明标准的规定。正确理解"合理"概念对于理解证明标准和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5.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与普通行政诉讼在证明责任上存在重要差别,现有的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不足以完全解决其中的问题。其中,认定政府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的证明责任,依申请公开中关于申请条件的证明责任,信息不存在的证明责任,以数据电文形式提出申请的证明责任,都需要在现有证明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89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的纵深发展,需要公证的领域会越来越广,公证事业的前景会更加广阔。公证赔偿是公证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证民事责任的核心和基础。我们必须正视公证赔偿问题对行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对此加以足够重视,为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97.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公证机构如何充分履行公证在预防矛盾纠纷、服务经济发展、减少腐败犯罪、防范金融风险、缓解资金短缺、服务民生、建设信用社会等方面的独特职能?以下是笔者所在浙江省绍兴市国信公证处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98.
遗嘱公证在现代社会很普遍,同时也是公证机构的主要业务来源.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有关遗嘱公证的各种质疑声音也越来越多,相关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对于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遗嘱人和受益人法定范围内的合法权益,把风险降到最小这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也逐渐得到大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899.
纵观近年一些公证赔偿案件的审理结果,公证机构不但全额赔偿,且受到社会媒体的遣责,而损人利已不当得利者却逍遥法外,公证机构却无处申冤,概因报案不受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无法可依吗?非也。《公证法》第44条对弄虚作假、扰乱公证秩序的公证当事人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应负的法律责任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问题出在立法与司法的衔接上,二者之间出现了断档,以致不能把法律条文规定适用到具体的案件中。  相似文献   
900.
2013年《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所构建的以非法证据排除和瑕疵证据补正为核心的程序性裁判,为侦查机关出具书面说明材料的适用设定了较大空间,悖离直接言辞原则,存在明显的正当性瑕疵。但侦查说明的适用,又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两种理念存在激烈的矛盾。就此,有必要根据程序性裁判的不同证明方式,试求形成侦查说明从底限规范性到精密规范性的多层级规范性阶梯,进而确立其审查与排除规则。借此,以精密的形式性规则,弥补侦查说明的公正性瑕疵,弥合其理论正当性与实践合理性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