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篇
  免费   13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1199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131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2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戬 《人民检察》2011,(7):77-78
社会矛盾的存在形式决定着矛盾纠纷的防范和化解方式。要充分发挥公诉职能,进行社会矛盾化解,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必须首先明晰公诉环节的矛盾边界及其特质,并进行相应的消解矛盾的准备,从而进一步制定出相应的制度规范,形成细致的工作流程。公诉环节化  相似文献   
82.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黄某贪污案。被告人黄某原为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出入境体育团队管理部经理,公诉机关指控,其于2002年5月至8月,在任职期间,利用主管"2002年世界杯体育拉拉队"活动职务之便,以向为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拉取赞助款的中介方及中间人支付代理费、佣金等为由,并以支付世界杯活动退团款、世界杯机票款等名义,从本公司支取公款人民币共计267.8万元转入其个人公司,其中260万元被  相似文献   
83.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的专门化和独立化只是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业务一体化的前提,未检职能的一体化,即未检业务的承办以实行同一办案组(或承办人)全程负责的“一站式”处理为原则,以特殊未检案件的“小分站式”处理为例外,才是未检业务一体化的核心和未检制度改革的关键。而由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原则所决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工作,实行由检察机关启动、委托司法局下设的社会矫正机构具体实施的方式,不仅合法,而且更为科学合理。而未检运行目标的社会化,则应当成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诉体系重构的方向。  相似文献   
84.
我国刑事诉讼奉行起诉法定主义原则,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空间狭小,公诉阶段程序分流功能较弱,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缺陷。而日本刑事诉讼以起诉便宜主义为基本原则,检察官享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体现了程序分流的内在精神,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法律效益的统一,对完善我国程序分流制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5.
《学理论》2014,(25)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一节做了重大变动,但囿于惯性思维及过往司法程序形成的固有认识,导致司法实践中仍然对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此,从司法实践活动出发,结合立法意图与宗旨,试图厘清在简易程序适用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充分行使公诉职权以实现简易程序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6.
检察机关在刑事审判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支持完成公诉和实施刑事审判监督,检察机关兼行刑事审判监督权和公诉权(此处的公诉权仅指庭审中支持完成公诉的权力,或可称其为狭义的公诉权).这两种权力是否能够并存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问题,确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与公诉权进行详细的剖析,并对今后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与公诉权的重构提出建议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7.
正本文案例启示:行为人协助抓获同案犯的,在满足一般立功所具有的主体、时间、行为、来源要件外,还需有协助行为、客观上产生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结果以及协助行为与抓获结果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才能认定为立功。[案例一]赵某伙同熊某实施盗窃,赵某被抓后,于2013年6月27日带领民警前去同案犯熊某住所,因未在住所中找到熊某,民警于2013年7月16日再次去熊某住所附近蹲点,后抓获犯罪嫌疑人熊某、陈某。公  相似文献   
88.
要充分发挥公诉职能,进行社会矛盾化解,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我们必须首先明晰公诉环节的“矛盾”边界及其特质,并进行相应的消解矛盾的准备,从而进一步制定出相应的制度规范,形成细致的工作流程。公诉环节化解社会矛盾应以群众利益诉求为中心,在路径选择上,一方面应立足于基础职能,另一方面应有效拓展延伸职能。延伸职能的社会矛盾化解必须同公诉自身职能推进的矛盾化解内容实现有机的结合,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后者是基础更是保障。  相似文献   
89.
公诉案件中采用当事人和解程序并不影响刑事实体法价值的实现,相反它是传统刑事司法观念的巨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刑法理论与诉讼模式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有利于实现被害人利益与加害人权利、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以及公正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统一,对于刑法价值的实现起到了重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0.
祝艳京 《法制与社会》2014,(13):125-126
轻伤害案件是指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害人伤情只构成轻伤的刑事案件。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法制环境复杂化,轻伤害案件发案率不断上升的趋势,该类案件处理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维护法律的权威,实现司法公平、公正、高效,我国司法界理论和实践者提出众多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