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2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1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1206篇
中国共产党   623篇
中国政治   949篇
政治理论   195篇
综合类   56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传统的公司制度是一种容许和要求公司管理者倾其所能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制度。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则要求公司管理者在为股东谋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公众利益。表面看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似乎是对原有公司制度的一种违背和颠覆,其实质是对传统公司理念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它为公司制度的存在提供了新的合理性基础。我们主张公司的社会责任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公司的营利性,而是认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当顾及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使这种营利性能够更好地为整个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2.
彼得·圣吉于1990年出版题为《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提出与阐释了学习型组织理论,这是20世纪90年代现代管理的最新思潮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一场管理上的革命性的突破。而后,学习型组织的管理理念在全球被迅速推广。本文从理论到实践上对创建学习型组织模式进行了有益探讨,提出五种模型,将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相似文献   
33.
继承的共同正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家林 《河北法学》2005,23(1):15-19
继承的共同正犯,是指对某一个犯罪,先行行为者着手实行后,在行为尚未全部实行终了阶段,他人(后行行为者)与先行者之间产生了共同实施犯罪的意思,此后共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的情形。是否应当承认继承的共同正犯概念,后行者是否应当对先行者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承担责任,对此,刑法理论界存在着肯定说、否定说与限定的肯定说等多种观点。应当认为继承的共同正犯概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限定的肯定说则更有利于准确界定各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4.
姜洪波 《奋斗》2006,(5):22-23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于民的行政工程,不仅是农民自身的事情,而且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更应动员一切社会力量上下联运,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共建合力。  相似文献   
35.
论间接正犯之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接正犯之范围主要是由被利用者行为的范围决定的,即被利用者的哪些行为能够被利用者用作实现其犯罪意图的工具。间接正犯中的工具行为应当具备“非正犯性”和“可支配性”两个条件。在一般情况下,被利用行为只要缺少犯罪构成四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要件,被利用者就不构成利用者意图之犯罪的正犯,只要利用者与被利用者没有形成共犯关系,利用者就应当对其意图的犯罪承担间接正犯的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即便被利用者构成了正犯,利用者仍可以成立间接正犯。  相似文献   
36.
去年10月,老马离婚了,16岁的儿子小马由其抚养,实际上小马却和母亲赵女士共同生活。为此,老马通过法院变更了小马的抚养关系,由赵女士抚养,但他始终不让小马取回其个人物品。无奈之下,小马把父亲起诉到了法院,要求归还电子琴、电脑、床、长号等物品,如果不能返还,要求折价赔偿。  相似文献   
37.
间接正犯的双方关系——利用者和被利用者之间的利用关系被人为的赋予主观的意义,而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利用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利用关系的产生不仅可以依赖于利用者主观上的利用行为,而且利用关系可以产生于客观事实,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的审视间接正犯中的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38.
读者来信     
投保人只能在法定期间向保险公司索赔;暴力犯能否假释按新《刑法》实施后所判的刑期而定;没有共同故意,就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  相似文献   
39.
近一段时间来,关于公务员的改革动作不断,诸如在岗公务员双项选择、公务用车改革、高薪请退补偿机制等改革措施成为媒体的焦点,使得公务员改革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热衷干公共话题,固然是民主意识觉醒的标志。然而,参与公共决策的热情却并不必然能转化为民主决策本身。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些正在或将要进行的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完全由政府主导,社会公众在改革中更多地只是看客身份。  相似文献   
40.
对于参与共谋者,最终没有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应该如何承担其刑事责任,存在很大争议;不应一般性的承认共谋共同正犯,而应该将以"共谋"的共同参与区分为支配型共谋与对等型共谋,相应确定不同的参与人类型;德国学理和判例创立"正犯后正犯"法范畴,并运用基于有组织的权力机构的"组织支配"解释其间接正犯性,通过展现德国该问题域的实践进路、理论论争和最新发展,为在中国语境下解释组织支配和寻求处理支配型共谋的中国路径提供经验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